前段时间,雷闯状告铁路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好不热闹,广大网民口诛笔伐,质疑铁路软卧硬卧、硬卧与座位都有票价的差别,怎么无座与座位就同价不同待遇。虽然最终状告败诉,但是这一现象使得笔者疑惑顿生,深思之后感觉不吐不快。
铁路现今负债2.66万亿,尽管这个数目是累计多年的数字,但是最终铁路还是要承担这个责任的。而怎么偿还这些个债务,最终还是要向市场要效益,不管客运货运,只有在盈利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这一目标。而长期以来,铁路一直在严重亏损的状态中运营。怎么扭亏为盈,就不得不说到票价的问题。现今的票价至少已经15年未提过价,试想一下,物价翻了多少。而铁路要提价,答案是个大大的NO。因为铁路票价是由发改委制定的,铁路自身没有任何的权利进行定价。这就好比你家种了大米,成本价是3块钱1斤,拿到市场上去,却被告之必须以2块钱1斤的价格卖出去。想涨价不被允许,因为这会影响稳定。而有些人买了米又开始刁难,米里有沙子了,崩掉了他一颗牙,所以要跟你在法庭理论了。可是同时,你爸说你已经成年了,要自己养活自己,得自己想办法养家糊口,还修房子、修路、种子、肥料的贷款。这就是铁路“市场化”所遭遇的一个尴尬境地:一方面我们致力主张铁路“市场化”,自负盈亏,一方面却又坚决反对铁路按照市场规律上调火车票价格,另一方面还要求铁路必须满足某些人发出的“无理取闹”的出行需求。
依照笔者来看,尽管铁路是公共服务企业,但是也不能违反市场规律。公交、移动、公路运输也是公共服务企业,他们为什么可以涨价,铁路的涨价却遭遇到这么强烈的抵制。作为企业,在既没有盈利,又不被允许合理涨价的前提下最终会走向何方我们将不得而知。但是至少可以肯定,没有哪个企业会干这种明摆着吃亏的买卖。让铁路走“市场化”道路,就应该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当然,如果铁路不能够实时提升服务意识,按照老套路出牌,那么从企业自身来说也就无法与“市场文化”接轨。
雷闯案暂时已经告一段落,但是难以避免出现“张闯”“李闯”以这样那样的目的来状告铁路。一方面,铁路急待从内部管理到对外服务进行彻底改革,转变观念,像12306网站一样,在一片骂声中不断成长。另一方面,也需要有适当的政策性调整,让铁路摆脱“必然亏损”的怪圈。而我们作为普通的乘客能做到的,就是理性看待铁路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治病救人,有事说事,毕竟我们还是希望铁路能够更人性化,服务更好,旅行更便利的。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