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曝光了人们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不文明行为。每逢这类事件,指责国人的“素质不高”就成为一种既安全又不费事的评论手段。一来指责“素质”又看似指责了所有人,但又实际上没有把责任落到任何一个确定的个体或群体上,不得罪人。二来所指的“中国人”这个群体太大,个体本身必然偏差,每个听到这样批评的人都可以为自己是“素质较好”的那一部分,这样的批评只是“挠痒痒”;三来“素质”二字又甚是玄乎,几乎任何社会问题都能扯到素质,而如何改进素质又似乎是一个极其复杂庞大的工程,谁也说不出个真正的所以然来,因此批评完“素质不高”即可甩手了事。

每趟列车在始发和行进中都会广播倡导文明出行;“列车作为公共场所,良好出行环境需大家共同维护”“当我们踏上列车,我们便成为这个大家庭一员”。当你成为大家庭一员,你做过或见到过这些吗?在列车上有对列车员说脏话……不尊重列车员。在车厢内抽烟,在车厢内乱扔垃圾,不爱惜列车上公物,随地吐痰,不管教随身孩子,在车厢内撒尿,随口说脏话、骂人,不雅的行为。列车里正播放着专家对肺结核疾病的发病率、危害、预防措施等的讲解,车厢内却“毒雾”四散。演绎着抽烟者的惬意、和吸“二手烟”者的无奈。2010年暴露的“卧铺哥”迅速走红网络,短时间类点击率已接近千人,网友除了表示吃惊之外还纷纷指责该男子素质低下。被扯到“素质”的事件,最重要的特点是,通常这类行为本身没有法律进行严格规定并可以依法追究责任,或者虽有法律但实际追究难度大。此时,道德,也就是人的自律就在这类行为的内在主导因素上占了上风。遇到此类乘客而影响到周围乘客的正常乘车,列车员也只能给予适当提醒。

我们大概都坐过火车,也曾去过火车上的卧铺车厢,2014年春运,全国铁路共计40天就累计发送旅客2.67亿人次亿人次,列车上按照规定供旅客使用的被单、褥单、枕巾,硬卧为单程更换一次,软卧一客一换;的规定,被芯的报废期为3年。就以卧铺占列车座位率1%计算,座席复用,被单、被芯接触到人群那该是个什么样的数字啊!作为旅客“没素质”留下的污渍,那只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我们不可见的有可能带有肝炎、肺结核、伤寒、痢疾等十几种病菌,他们乘着不断提速的火车迅速传播着,朝发夕至,一昼夜免票奔走数千里,无论是谁都无法阻挡他们的肆虐。如果是非典那样可怕的传染病,随床播撒的话,那后果可就令人不寒而栗了。

个人的“素质”是自我培养出来的,但群体的素质是教育和管理出来的,而不是“培养”出来的。以前人们并没有认识到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是不文明的现象;解铃还需系铃人,列车应为旅客提供有效、经济、方便、连续的健康服务,因为有“服务”也是有成本的,如果有效“优质服务”,面对另一部份人没“素质”,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有成本的有素质就难以低档低成本的“没素质”,唯一的方式就是通过管理来使有成本的素质来驱逐低成本的没素质。为遏制无素质行为,列车上可以向医疗机构学习对乘客直接接触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提供一次性用品,做为有偿服务,还可根据惩罚措施,将玷污卧具的行为作轻微损坏公共物品进行严厉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