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对于生产制造企业来说并不陌生。在机械工业发达的今天,广大生产企业为了在更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合格产品,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它们广泛引用“标准化”管理方法,并因此取得了长远的发展。标准化的实质很简单,就是要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进而达到统一。标准化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在社会生产组成部分之间进行协调,确立共同遵循的准则,建立了稳定的秩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气化铁路发展较快,并不断向长大干线、重载铁路、高速铁路方向发展。由于电气化铁路采用电力牵引技术,所以,相比内燃、蒸汽机车牵引,它具有保护环境、多拉快跑、列车运行安全度高等经济、技术优越性。鉴于此,越来越多的电气化铁路在全国各地建成通车。除了建设方面,电气化铁路对运行过程中车、机、工、电、辆部门的管理、维护、作业等方面要求也非常高。采用标准化的管理方法,可以使各种程序精练化,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通过有效的方式协调好系统内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系统整体工能达到最佳。目前,铁路企业,不仅有技术标准,还有安全生产标准和作业标准等等。作业标准化,就是对在作业系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将现行作业方法的每一操作程序和每一动作进行分解,以科学技术、规章制度和实践经验为依据,以安全、质量效益为目标,对作业过程进行改善,从而形成一种优化作业程序,逐步达到安全、准确、高效、省力的作业效果。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执行标准化作业程序,是保证铁路生产运输安全和作业人身安全的有利保障,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是铁路企业的永恒主题,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是铁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强化铁路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长效制度,是有效防范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只有让“标准”成为习惯,融入到每一名铁路职工的血液中,才能确保铁路安全生产万无一失。(刘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