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网站发布消息,201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超过美国。这是100多年来发展中国家首次成为世界货物贸易冠军,也是中国继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大外汇储备国和最大出口国之后的又一大突破。

但是,从数字背后的贸易结构不难发现,我国企业总体仍处于全球产业链中低端,普遍缺少核心技术、产品与自主品牌,资源环境和人力代价大,贸易规模和盈利能力并不协调。更重要的是,高增值环节集中的服务部门发展滞后。去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5396.4亿美元,仅为美国的一半左右。作为货物贸易顺差大国,我国同时也是服务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尽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要成为贸易强国仍然任重道远。

高铁技术向来是被称为大国技术。我国的高铁技术是从国外引进的,多年以来,我国高铁从引进、吸收到创新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重要的是中国高铁已经掌握了集设计、施工、装备、制造、列车控制、系统集成、运营管理一体的高速铁路承载技术,而高铁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机遇是有目共睹的,凭借着诸多优势,中国高铁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而近年来众多国家元首和政府领导人也是频频抛出“橄榄枝”,而中国高铁超高的性价比成为竞争最有力的武器,受到世界各国的垂涎。

在今年刚刚闭幕的两会总理答记者问的招待会上,李克强总理说“中国的经济要升级,出口产品也要升级,不能总是卖鞋袜、衣帽、玩具,中国的高铁与核电质优价廉,在同等质量下,用中国的装备可能是建设最快、成本最低的,我有这个底气”,李克强总理已经不止一次的向国外推介中国高铁技术了,而且在去年习总书记在访问马来西亚时也不断的向外界推介高铁技术。中国高铁得到国家领导人的充分的肯定,对高铁走出去的期望越来越高,李克强总理鼓励走出去,蕴含深刻的意义,彰显了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挺进,彰显了高科技大国的崛起。

中国高铁的“走出去”,已不是传统低端层面的劳务输出、初级产品输出、半成品输出以及“贴牌”成品的输出,而是真正高端领域的全面合作,是将我国自主品牌与高端技术的输出去;中国高铁“走出去”,已不仅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是更能为世界铁路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是中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出的坚实的一步。

中国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被称做是共和国工业体系的长子,他曾经为新中国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我们相信,中国高铁作为铁路部门最尖端的品牌,一定会担负着“走出去”的伟大使命,为我们的国家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做出自己的贡献,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在走出去的战略中,他一定不辱使命,凯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