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同样,海恩法则也能应用到铁路运输行业当中来,从以往各类的事故中就不难看出,哪怕提前防控了999次安全隐患,但只要有一次疏忽,就有可能诱发一次大事故。这也说明,事故往往就产生于人们的懈怠当中。

要抓好运输安全,首先就要从“头”做起。安全管理得之于严,失之于宽,管理过程中必须照章执行,对标管理,容不得一丝一毫的疏忽,更来不得半点“好人主义”,对违章作业尤其是习惯性违章决不能姑息迁就。面对问题,无论是“小题大做”,还是“自曝家丑”,管理者的自身态度必须要坚定不移,不能因为“人情世故”或妄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放任不管,听之任之。

从职工的角度来讲,有些职工特别是老职工在工作中会产生侥幸心理或者是偷懒心理,头脑中安全意识薄弱,对违规违纪的事不以为然,认为以前这么干,现在还能这么干。以前少干一次没事,这次少干一次也没事,在长期一点一滴的“有意识”违章中逐渐变成“无意识”、“习惯性”违章,出现事故隐患的机率也就因此越来越大,最终一发不可收拾。因此,职工自身必须转变观念,从“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从点滴做起,防微杜渐。同时,积累起一身扎实过硬的技术本领,将纪律意识与技术水平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从源头上扼杀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