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连日的雾霾天气,天津市实施机动车限号,津城有车一族纷纷下载“打车软件”,有的还在网上晒出超诱人的“打车一分钱车费”,着实吸引了众多小伙伴。许多网友表示:“使用手机打车软件打车既省钱又环保,少开车上下班,给雾霾天‘减减负’。”(2月24日中国网《天津24日起机动车限号 有车族纷纷下载打车软件》)

对于老百姓来说,出门“打的”一般是有急事,或者图个方便偶尔打次车。当打车“只要花1分钱”开始,打车就成了大众外出的首选交通工具。

第一,不超过减免额度时,只要付1分钱,比起坐公交,出租车不用绕路还送到门口,为什么不选能直达的车呢?第二,出租车的环境比公交舒服很多,不用拥挤,也不用担心小偷,最重要的是肯定有座的。第三,通过手机银行支付,避免现金交易时找零钱,还有担心收到假钱的麻烦。

从以上几点来看,对出租车司机和乘客来说是双赢的,司机赚了车费和奖励,避免了漫无目的空跑;乘客不但省了钱,还节约了等车的时间。

说到这里,天上好像真的掉下了“馅饼”,那么这个“馅饼”是怎么掉下来的呢?

原来,在西方很多发达国家的城市,如伦敦、巴黎等,早就有电召出租车服务了,在这些城市的马路上很难找到一辆空驶的出租车,乘客一般都是电话叫车。另外,新加坡的出租车公司也早在1995年底就有了较完备的GPS智能化调度管理系统为乘客提供电召服务。

我国在近期出现的打车软件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百姓的出行,使老百姓的出行方式更加多样化,不单单是等公交或选择公共自行车。但是从另一方面,也给一部分人带来了不便。

第一,有打车软件的乘客可能比没有打车软件的乘客有一些优势,出租车也会优先去接打车软件的订单,这样的话,没有打车软件的乘客可能在需要打车时就打不到车。第二,出租车司机在开车时不断要关注手机的订单信息,需要点击手机屏幕上的“抢单”,还要打电话给下订单的乘客确定位置,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第三,打车不花钱的同时,很多人没什么事、很近的距离也想打个车,但是有急事的人就等不到车了,这样也有些资源浪费。

总的来说,打车软件的出现还是利大于弊,即使减免车费的活动只是一种营销宣传的手段而不会一直进行下去,打车软件对百姓生活带来的方便也是有目共睹的。

笔者相信,在市场规律下,打车软件会更加地接地气、人性化,“免费打车”的用户体验会越来越好,老百姓得到的实惠和方便会越来越多。(王鑫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