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节刚过,旅客返程高峰,一场“迟到”的大雪,让新年春意暂停脚步。受恶劣天气影响,民航、铁路、公路等出行方式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面对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旅客不淡定了,“郑州机场打砸”、“高铁降速应补差价”等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其中,一直新闻不断的铁路再次被推上舆论风尖浪口。

其实,航班延误,高铁降速、高速封路等是受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而造成,非人为造成,如此就要打砸、降价?还有没有容忍之心,不管是作为旅客还是为旅客服务的工作人员,在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下都是受害者,同为受害者,试问为何“同室操戈”?

在受到恶劣天气影响下,一边是心急如焚的返程的旅客,一边是恶劣天气造成无法正常出行,铁路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没有退缩,而是为保证旅客安全出行采取各项积极应对措施,降速运行便是其中之一。孰料到,一番好心换得一片讨伐之声。回头看看铁路工作人员,因为降速,服务次数和劳动压力相比原来大好几倍,要保证为旅客服务质量,就要比平时要付出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的努力。同为“受害者”为什么他们就要比原来付出多?按照劳动付出和收益关系,是不是该加收“加时服务费”?高铁没有,依然任劳任怨高标准服务。为了旅客的生命安全,降速实属无奈之举。试问,谁不想快点回家?谁愿意降速运行呢?为何矛头屡屡指向铁路?

这不仅让人想到,不久前雷闯状告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打着提高公民权利意识幌子,做出如此“雷人”之举。倘若铁路“败诉”导致取消站票,是时,民众权利意识是提高了,民众利益却受伤害了。这无异于“左手打右手”疼的是都自己。

春运,只是中国特有社会现象,而不是讨伐对象。春运,铁路每年都在提高,每年都有新问题出现。普通老百姓都是春运一份子,除积极参与,应多一些理解和支持,才能让春运变得更加温馨和谐,让出行变得更加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