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新华网的一篇题为《高铁时代农民工争坐绿皮车:不缺时间缺的是钱》的新闻报道中,一些农民工朋友表示高铁票价高,不愿选择高铁出行。高与低是相对的,高铁票价真的很高吗?还要看参照物的选择。
高铁PK绿皮车
绿皮车便宜,这是大家公认的,这也是大家喜欢绿皮车的原因。在物价飞涨的今天,绿皮车一直沿用十几年前的票价,便宜的可不只是一点点,可以说再也找不到比绿皮车更实惠的城际交通运输工具了。但必须认识到,绿皮车之所以便宜,是因为铁路的公益性,这和公交车、地铁是一样的道理,贴上了“公益性”的标签自然就卖不上“价钱”。高铁虽然也有铁路的公益性属性,但铁路不能因为一味的追求“公益性”而变得“盲目性”,相比传统铁路,高铁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要高出许多。出于公益性考虑,替旅客分担传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已经给铁路带来巨大的压力,若再让铁路承担高铁数万亿的成本,这想法并不现实,让旅客承当一部分的成本也很正常。可见实际上并非高铁票价高,只是作为参照物的绿皮车票价太低。
高铁PK大巴车
和大巴车相比,高铁在速度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方面的优势,乘坐过的旅客都深有体会,无需多言。至于票价问题,笔者列举个实例供参考,笔者居住在东北,经常往返于大连和沈阳之间,若选择动车,票价116.5元,用时2小时20分左右;若选择大巴,票价94元,用时通常需要5个小时以上;只比大巴贵了20元左右,时间却只是大巴的一半,单就这一点动车就已经非常的物超所值,若再把舒适性和安全性加入比较的话,大巴车或许已经“无地自容”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自东北哈大高铁开通以来,沿线客源迅速转移到高铁和动车上,有报道称,除节日外,日常大巴的上座率不到3成。窥一斑而见全豹,全国其他地区的情况应该也大致如此。所以,若选公路大巴做参照物,高铁和动车就实惠的太多了。
高铁PK民航
飞机在速度上的优势是高铁所无法比拟的,实际上机票的价格也是高铁票价所无法比拟的,即使是特殊情况下低折扣的机票,算上燃油附加费依然要高于高铁和动车的票价。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计算上往返机场和候机的时间后,1000公里内实际旅行时间,高铁是优于飞机的,可见飞机的速度优势也是有限制的。如今高铁的发车班次已经趋近于公交化,基本可以实现随到随走,加之高铁车站的覆盖面更是机场覆盖面所无法企及的。可见在一定区间内,高铁的性价比仍然远高于民航。
之所以部分人觉得高铁和动车票价高,那是因为惯性思维所致,公众多年来一直享受着铁路公益性的馈赠,逐渐形成习惯,片面性的认为铁路就该这样,票价就该便宜,对百姓的需求就该无条件的满足,若不,就是铁路的不是。这种惯性的思维不免有些霸道和蛮不讲理,生活中我们习惯于对最亲近的人发火,因为他们会包容我们和原谅我们,对铁路的态度大概也是如此。票价的高低不仅要参照其他交通工具,也该把铁路的真情考虑进去。用公交的票价享受飞机的服务和速度,这可以是美好的愿望,但若真这么要求铁路,未免有些贪婪。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