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每当全国春运即将开始的时候,对于铁路部门来说,“一票难求”、“抢票插件”、“站票半价”等词语便一下子提高了很多热度。看看报纸杂志,点击网络消息,关于春运的新闻、评论、帖子以及评论很多,看完之后不难发现,有关于春运的负面新闻似乎都都指向了铁路部门,有时候甚至会让人以为中国春运就是指铁路春运。究其实质,不外乎一点:就是很多人不能及时买到安全、经济、快捷的火车车票回家与亲朋好友团聚,而把情绪发泄到离人们心理回家距离最近、最亲的铁路部门身上。

“站票半价”就是春运这个“特殊”时期人们对铁路部门无法满足旅客出行要求而延伸出的“额外”意愿要求。那么,针对站票实行半价,是否可行呢?如果实行了站票半价,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铁路部门发售“站票”,是与春运运输密不可分的,今年全国春运预计旅客发送量将达到36亿多人次,这么庞大的人口“大迁徙”,铁路部门采取加开临客、停开货车等办法预计也只能完成2.58亿人次的运输量。为了让更多的旅客回家,及时赶上温馨的年夜饭,“站”票也就成了铁路部门给予旅客回家的又一个希望。

如果站票实行半价,大量的人,尤其是低收入阶层将会涌向铁路,造成铁路运力负担急剧增加,管理混乱,其次,如果站着的旅客中途坐下了,该如何计费?他们会不会自觉主动补票?同在一节车厢,坐着的人会不会对站着的人存在心理歧视,会不会引发社会矛盾?那么花了200块钱坐票的人会不会给花了100块钱站票的老、弱、病、残、孕人群让座?如果他们不会不给你差价,你是否会让的“心安理得”呢?以上诸如此类情况还有很多,其引发的社会问题、民生问题、道德问题将会大量存在,甚至有可能还会产生一些严重的后果。

其实铁路部门已20年未上调基础票价了,发售站票也是想让更多的旅客回家而采取的不得已的办法。铁路部门安全、经济、高效的运输方式当然会是绝大部分人士首选的回家交通工具。然而36:2.58的答案却显示了僧多粥少这个残酷的事实。很多法则的改变不仅是要贴近社会实际需求,还要关注更多的事情,只有认真权衡利弊,关注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才能真正解决更多实质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