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网上看到标题为铁路春运变了的新闻,春运每年其实都在变,只是今年的春运有点特殊,因为这是铁道部撤消,铁总成立以来的第一个春运。

以往的春运给人的第一映像就是铁路、人多、不好买票。还记得去年春节前出门去探亲的时候,去车站买票,一进售票厅就被那一条条长龙吓倒了,人人脸上好像都有一个?号,上面写着,不知道到我的时候还有没有票了。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每年的春运都会较前一年有所提高,这是一个必然,但是如何准确合理的针对人员乘车的需求制定不同的运输措施,这却是一个最大的难题。特别是在有些地区,有些车次的一票难求情况依然很明显的存在。如何才能缓解这种现象,铁路部门的努力我们大家也都能看得到,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的。

从原来的车票代售点到如今的网络售票,只要注册一下就可以在网络上进行购票了,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车站购票的压力,不仅如此,大一点的车站还有很多像自动提款机的东西--自动售票机也帮上了春运大哥的忙。记得原来上学期间每到过年过节,想要舒舒服服回家,那可得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了,上车后有个比较好的可以放置包,可以靠的地方就算逮着了。这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旅途难熬啊,从那时才知道了出门难,出远门更难。现在有了动车组,高铁,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质的改变,原来好几个小时的车程,现在一两个小时就到了,原来的直板硬座也变成了有靠枕的飞机式座椅,坐上去那个享受啊,困的话都得上好闹钟,晚醒那么几分钟也许就已经坐过站几十公里了。不光如此,原来想喝个水还得走好几节车厢,而且开水都是可以随打随喝的,现在只要你跟列车乘务员说一声,那个服务,那个态度,马上100度的开水就上来了。我觉得,铁路变得不光是春运,而是铁路整个系统都在逐渐发生着变化,变得更加人性化,更加方便、快捷、舒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