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春运火车票正式开售。为让旅客更从容地安排行程,今年的车票预售期提前,临客提前25天开售,互联网和电话订票预售期为20天。同时,新列车运行图将实施,新运力的增加有望缓解春运压力。(中国经济网12月28日)
为期四十天的“春运”,对于铁路运输部门来说既是一次速度与效率的比拼,也是一场心力与意志的考验。因考虑到在外务工人员对网络订票环节不太熟悉,今年铁路部门在出台“春运方案”上可谓下足了功夫,除了一度降低了“售票门槛”,率先发售务工人员团体车票,铁路部门还将春运期间所有加开临客的票额,全部用于优先办理务工人员团体往返车票,所有务工人员只要凑够5人,都可以自行组团办理。此外,铁路部门还通过在自动取、售票机上增加学生票功能,流动售票车送票上门等服务措施,最大限度帮助学生群体购买回家车票。
据了解,在今年春运期间,国家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5780万人次,同比增加1893万人次,增长7.9%。面对一年高过一年的旅客运量,首次承担“春节”运输重任的中国铁路总公司本着最大限度投入运能的原则,充分挖掘运力资源,在图定旅客列车的基础上安排直通临客337对,确保“春运”期间的“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平稳过渡。
今年以来,随着厦深铁路、西宝高铁、柳南客专、衡柳铁路、渝利铁路、广西沿海铁路等多条高铁线路的开通运营,我国高速铁路顺利突破1万公里大关。为充分发挥高铁优势,使运输效能实现最大化释放,铁路部门对既有线路运行客车进行了优化调整,然而相对中国13多亿人出行的刚性需求基数,所增加的运能则远远满足不了逐年暴涨的运量,仍与“春运”特殊时期庞大的需求有一定差距,因此,今年的火车“一票难求”现象仍将难消除。
当前,我国铁路营运里程总数虽已突破10万公里,但人均长度还不足一根筷子的长度。因此从长远角度来看,寻解“一票难求”的最根本路径在于加快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扩充硬件设备不断完善铁路网络系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缓解铁路交通运输的紧张局面,适应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需要。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