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高铁的新闻格外令人瞩目,除了国内新建的多条高铁即将投入运营的消息以外,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高铁达成多个出口意向合同的消息。向中国引进高铁的,除了诸如泰国这样的亚洲国家,也不乏像阿根廷这样的欧洲国家,短短几年时间,中国高铁列车不仅在国内纵横驰骋,也开始在国际上声名鹊起,这不仅让国人感到欣喜,也在国际上造成了不小的震动。
中国的铁路发展史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可谓历尽坎坷、饱经沧桑。中国第一条铁路出现在晚清时期的1865年,还是英国商人瞒着清政府偷偷建造的,但慈禧太后为首的满清政府以机车轰鸣震动皇家陵寝为由,出资从英国商人手中买过来并予以拆除了。之后的几十年里,中国的铁路建设几乎是停滞的,直到1909年,爱国工程师詹天佑设计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才开启了中国铁路建设的戏幕,但随后的战乱严重地阻碍了铁路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成渝铁路于1952年正式建成通车,标志着中国完全有能力自行设计和建造铁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铁路终于甩掉了落后的帽子,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可以这样说,中国的铁路发展就是中国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今天中国铁路所取得的成就和国家实力相辅相成的。
过去,我们在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设备的过程中,曾饱受胁迫,受够了气、吃尽了苦头。由此可见,科技实力和生产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尊严和实力。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各领域的科研投入,就是在走一条科技强国的道路,只有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增强自己的硬实力,才不会受制于人。铁路技术和装备的出口说明我们已经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我们还不能沾沾自喜,更不能固步自封,必须不断加快创新和发展的步伐,形成系统的先进的知识产权,把中国高铁打造成世界品牌,通过这些硬实力产品的出口,增强我们的国际竞争和外交等软实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