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旅客如亲人就是铁路对“两满意”最好的诠释

2013年立冬那天,从嘉峪关开往北京的K44次列车上,一对父女引起了巡视车厢列车长王芳的注意。两人持无座车票,在6号车厢的连接处站着。此时,俩人紧紧抱在一起,感觉女儿身体害怕的瑟瑟发抖。王车长上前询问后得知,张姓旅客女儿早期因吃过量刺激大脑的药,造成轻微脑精神病。这次带女儿是去北京看病,因为走的匆忙,只买到了无坐票。这会可能觉得车上人多,女儿有些害怕因而有“犯病”的苗头,看到父女俩无奈的眼神和言语中的酸楚,列车长王芳立即将两人妥善安置在卧铺预留席位上,并要求该车厢2名乘务员做好看护工作。2名乘务员随后及时为这对父女打来了开水,列车员又拿出了自己带来的水果送给他们。在列车长的安排下,到了吃饭时候,餐车也为这对父女送来了可口的饭菜。一路上,列车上的工作人员端茶倒水、清理卫生热情为他们服务,逗小姑娘开心。周围的旅客都以为这两人是铁路家属或什么领导的亲属……。不幸的是,列车银川站开出后,张姓旅客女儿的病再次发作,时而要下车,时而在席位上又哭又闹,此时已进夜间行车,哭闹声引来了众多旅客的不满,看到同车的其他旅客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们,作为父亲的老张,能做的只有紧紧的抱着女儿,用自己的怀抱去抵挡那些无言的伤害。列车员看到如此情景,马上走上前去维持秩序并向周围旅客做出解释,一路上列车员对张姓父女俩真诚的服务,到现在旅客才明白,他们也是素不相识,并不是什么铁路家属或领导亲属,此时旅客们完成打消了对这对父女的疑虑,有的拿来了药,有的忙着找医生,有个小朋友甚至拿出了自己的“好吃的”要送给姐姐……。

第二天傍晚20点列车终于驶进北京车站,站台上老张和接他们的亲人紧紧握着王芳车长和乘务员的手,激动的说:“谢谢,谢谢!谢谢你们啊!我女儿一路上要不是你们的精心照顾、亲切关怀,中途早下车了,是你们的帮助,我和女儿才顺利来京看病,说什么都表达不出我的感激之情,我能说的只能是谢谢你们。说完,两行老泪流过了满是皱折的脸颊……。

平凡的岗位,只要努力、只要坚守、只要追求,就能绽放出最绚丽的人生之花。王芳和她的小组成员就是万里铁道线上最亮丽的朵朵玫瑰。正因为在铁路事业的岗位上,有着许许多多像“微笑天使”孙奇那样,乐于奉献,心中对旅客拥有那份“爱”的职工,才换来了广大旅客对铁路的满意度越来越高。长城脚下的客乘工作人员就是这样,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让旅客开心而来,满意而归。他们用这种自身的实际行动、爱岗敬业的责任心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为旅客服务好的作风品格与实干精神,让青春的热血在岗位沸腾、闪光。这不就是对铁路“两满意”最好的诠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