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11时10分,在北京西站即将下车,躺在4位列车员用肩膀支撑的担架上,家住北京市朝阳区、32岁的鞠魏回想起自己从昆明至北京的38小时3000多公里的温暖行程,泣不成声。(中国网11月28日)

鞠魏乘坐的T62次列车,在6000多里路程上,列车长单独安排一名厨师遵照医生和鞠魏妻子的嘱托负责鞠魏的饮食,并每天四次指派专人定时送来营养餐;列车员一日早中晚三次到包厢打扫卫生,端屎端尿,铁路职工用热情的服务与细致入微的照顾,让鞠魏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而他们也用行动诠释了“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理念。

铁路职工从送一杯水、递一条毛巾开始,做好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从一个甜美的微笑、一声亲切的问候、一个得体的动作做起,关爱旅客的每一次出行。从推出电话订票,网络购票等新方式,解决乘客购票难问题;从节假日加开临时列车,解决乘客出行难问题;从铁路货运改革提供了“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构建了“门到门”接取送达网络,实行了“门到门”全程“一口价”收费。从乘客下车遗落背包,铁路职工千里寻包返失主;从车站设残疾人购票窗口,列车上设置了专门的残疾人专用席;更有前几日哈齐高铁施工,为病危病人让行等等,铁路工作人员在用服务理念赢市场,在用温暖关爱着每一个出行的乘客。

事实上关于服务工作,永远是没有最满意的,只有无止境的追求。这里职工铁路职工有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需要铁路职工不仅仅把工作当做是生活的依靠和生活的组成部分,更要把工和当作一个发挥自身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在工作中立足岗位,忠于职守,勤勉敬业,精益求精,用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在工作和学习上永不满足,永不懈怠。

铁路服务在细节中展现了一种形象,反映了质朴的人性美,在“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理念中,服务好社会、服务好大众、服务好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