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不起何时开始,大河上下无数“银色长龙”,驰骋于万里铁道线上,让人们对铁路速度有了全新的认识。

记不清何时开始,大江南北无数“高速列车”,如雨后春笋涌现崛起,令人们对铁路发展充满憧憬与希望。

高铁,“随风潜入夜”般的出现在世人眼前,带给我们的感受,正如一句诗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们最初面对高铁,总有或多或少的担心和疑虑——高投入,担心动摇经济之本;高速度,担心铁路安全;高票价,担心只是“贵族”消费。

然而,近些年来铁路的高速发展,带动经济的腾飞,国家形象的提升。高铁获得了人们的逐渐认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高铁出行,它正“润物细无声”的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思想和出行方式。

短短数载,高铁也逐步走向世界。上月,中泰双方签署《关于深化铁路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这标志着中国高铁走向世界迈出了一大步。本月25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布加勒斯特分别会见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和塞尔维亚总理达契奇,三国总理共同宣布,合作建设连接贝尔格莱德和布达佩斯的匈塞铁路,并成立联合工作组落实推进工作。高铁,已俨然成为一张我国对外交流的靓丽名片。

高铁促进经济的发展有目共睹,民众对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渴求,需要中国牵引地区发展、动力强劲且持续稳定的“和谐号”。李克强总理两个月内两次出访中,均亲自“推销”中国高铁。通过“高铁外交”,“中国制造”高调亮相海外,国际市场掀起“中国高铁热”。得到国际大环境的认可,对我国经济发展也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坚持走高铁走向世界的战略,树立起良好的高铁形象,就是树立起一个新时代中国的形象。

  近年来,随着高铁开行数量的不断增加,让很多处于发展瓶颈的城市再次活跃起来。高铁沿线催生了一个个不同层次、大大小小的跨区域“城市圈”和“经济圈”。高铁带来的不仅是百姓出行的便利与舒适,在时空上高铁也拉近了沿线城市距离,推动沿线中间地带现有城市的高速发展和功能升级,增强人、财、物吸纳能力,促进生成和发展新的小城镇,加快我国城市化的整体进程,最终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经济圈”所成之处,尽显经济繁华,好一番“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景象。

铁路实行货运组织改革以来,高铁也开始涉水快递行业。因为有速度上的优势,即便千里之遥,货物也可一日抵达。高铁,没有交通堵塞、航空管制等因素影响,除极端天气外,均能够准时准点发车并到达目的地。高铁快递从时效性以及成本方面来看,都是快递企业理想的运输工具。相关数据显示,郑州至广州高铁需要7个多小时,而公路需要20多个小时,民航虽然1个多小时即可到达,但加上两端的时间,也需要4个多小时。而在成本上,汽车方式成本约为0.3-0.4元/1000g,航空方式成本平均在2元/1000g,高铁成本为1.5元/1000g,成本较航空低25%。

对于高铁的评价,让我想起了一首流传于网上的七律诗歌,它或许更能让我们真切感受到高铁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神州大地跑高铁,飞速爬行赛电波。昔日游程千里远,今朝来去两支歌。科学威力无边大,人类潜能不干涸,巨浪滔天惊世变,旧辙总是换新辙。”   (李冠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