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翻报纸看到一则寻找小女孩耳蜗的新闻,事情的过程曲折但结局很完美,经过是这样的。

11月15日,就在宋国强和妻子打算放弃寻找耳蜗,准备联系曾为女儿做手术的医院时,却意外接到一位老人打来的电话,称其几天前捡到过一个灰色耳蜗。几经周折,在银川市新华街一位乞讨人员手中,他们终于找回了孩子的“耳朵”。原来,11月11日早上,这位老人去新华街附近的早市买菜时,捡到一个灰色的东西,但他当时不知道是耳蜗,就连同1块钱一起给了步行街上的一位沿街乞讨人员。看到寻物启事后,他觉得当天捡到的这个东西很像宋先生要找的耳蜗。根据这一有效线索,宋国强和妻子立即赶到新华街。由于早上天冷,步行街上乞讨人员较少,二人多方寻找后没有收获。在仙鹤楼附近,宋国强碰到一位年龄较大的乞讨人员,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展开了手中的寻物启事,让人惊喜的是,老人从手中的布包里拿出了和寻物启事上一模一样的东西。宋国强一眼便认出这个标有孩子名字的耳蜗,他和妻子欣喜若狂,立即向老人表达了谢意。当日17时,宋国强在微信上发出感谢信,感谢在此事中帮助过他的组织和个人,让小玉儒又能听到外面的世界。

通过上述新闻,让我也想起了种种在铁路系统发生的类似事件。2013年5月6日16时左右,高铁铁岭西站的一名女保洁员在清扫地面时,看到在候车大厅的一个空位座席旁的地上,有一个黑色皮包。她问了周围的几名旅客,但都无人认领。她拾起皮包,找到正在候车室值勤的沈阳铁路公安处铁岭西车站派出所民警王硕,向民警说明情况,并将皮包交给了民警。民警随即打开皮包查看,包内有人民币1000万元,笔记本电脑1部及其它私人物品。民警试图能从包内发现失主的有关信息,但是没能找到。在民警通过访问旅客寻找失主时,一名旅客回忆说,这个皮包好像是一个男青年的,但是这名青年人可能坐刚才开走的一趟列车走了。得到这个线索后,民警马上与旅客所说的那次列车乘警联系。当乘警在车厢里找到失主时,失主十分惊讶,还不知道自己的皮包遗失在车站了。为了减轻旅客领取财物往返路程的麻烦,民警王硕将皮包交给驶往失主驻地的列车乘警,由他把财物转交给了失主。

这些普普通通的人不惜金钱和财务的诱惑,站在他人的角度为别人着想,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作为一名铁路职工从我做起,有义务保护旅客的财产和安全,发扬铁路精神,让每名旅客安心乘坐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