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网购一族,在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的同时网购带来的次生效益同样非常巨大。据最新数据显示,刚刚结束的“天猫‘双十一’网购狂欢节”就创造了单日350.19亿交易额的传奇,仅一天时间就产生了超过1.5亿个包裹。如何用最快的速度来“消化”这些包裹成为国内快递行业面临的一大考验。
为了保证第一时间发货,让消费者尽早拿到自己心仪的商品,各家快递公司可谓卯足了力气。为预防犹如“洪水”一般的涌来的货源,快递公司不得不提前做好各项准备。除了增加车辆、加派快递员、扩大操作场地等常规做法以外,有些快递公司甚至紧急征调了逾百余架飞机进行运输。
值得一提的是,高铁也俨然成为分流这次网购包裹一大主力军,铁路快运出货量比平日增加了100%。铁总实施货运改革后,“高铁快递” 已成为一道亮点。线路四通八达、运输成本低廉,加之运量大,快递企业面对高铁快递的巨大诱惑,势必会敞开怀抱欢迎。如何实现铁路与快递企业的合作,实现利益双赢则是当下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铁路运输不同于汽运和航空运输,不如公路灵活,更不及航空快捷。但铁路运输运量大、运价低、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也很小。我认为“高铁快运”正是弥补了传统铁路运输期限长的缺陷,城际高铁“当日达”或“次晨达”等小件包裹快运服务就是很好的体现。可以说“高铁快运”的发展前景非常良好。
但我们应该看到,铁路只占到快递运输的5%左右,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例如在线路的设计、适宜装卸的月台、高铁班次的制定等问题上还不成熟。在网购带来巨大货源的今天,铁路改革必须面向市场,敢于突破现有的思维瓶颈,同时应多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经验做法,努力壮大自己。(王欣)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