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总理李克强的高铁外交圆满落幕,日前,中国的高铁热又继续升温,中新社10月26日电,东盟十国经贸部长从南方乘坐高铁进京,李克强总理由衷的赞赏,并发出感慨之言;这是中国高铁为你们做的一次名符其实的“路演”。中方欢迎东盟企业来华投资,也鼓励中国企业赴东盟投资铁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格局的形成有利于贸易大发展和大交流。只要我们心到手到,一起努力,就能心想事成。朴实的话语中折射出李总理对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全方位的认可,并不遗余力的向世界推广本国的高铁新技术。
东盟十国的经贸部长集体乘坐国产高铁进京,绝不是一次简单的体验之旅,部长访华破天方的集体乘坐高铁进京,也是对前期李克强总理的高铁外交最心动的回应,世界互通,没有理由拒绝新概念,新技术。同样,中国也希望借助高铁把泛亚国家有机的连成一体,高铁不仅仅是传媒,更是各国经济来往的纽带。作为中国的邻国,东盟历来是我国经济对外展的重中之重,同样,东盟十国也渴望搭上中国超强的经济班车,实现本国经济快速发展。要想富先修路,这不是名言,但却是实实在在的真理,拥有了完善的路网设施,经济腾飞才可能成为现实,目前,在东盟国家中还没有高铁腾飞的身姿,受制于技术以及本国国情,可以这么说;高铁项目也一直是这些国家优先考察的重点项目。中国靠着诚信和务实无条件的向外输出高铁技术,其最终目的也是促进经济一体化健康发展,靠着自身的优势带动东盟国家实现经济飞速发展,这也是彰显大国负责任的形象再现。
中国需要高铁,并且高铁也实在的拉动着疲软的经济市场,提供商机无数。世界聚焦中国高铁不是刻意的恭维,张扬的《纽约时报》不惜篇幅务实的评价中国高铁存在的深远意义,严谨的德国人更是感觉不可思议,并发出由衷的赞叹;古老的东方龙总能创造奇迹,而这些诸多的奇迹中,高铁就是一朵奇葩。用五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三十年探寻高铁路的中国铁路人,有理由也有自信让自己的总理把高铁当做重要的外交牌去打。细节决定成败,从引进第一列高速列车,到技术的自我攻克,辛勤的铁路人用如履薄冰的谨慎消化了陌生的高铁新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创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有着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生产之路。善良的中华民族从来都是有容乃大,善待四方友人,向东盟国家推销高铁除了自信的彰显,更重要的是希望借助高铁把泛亚国家连成有机的一体,让纽带作用踏上真正的舞台。体验高铁之旅的东盟部长们也非常欢迎中方打造中——盟自贸区升级版,并且本着真诚的态度欢迎中国参与到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为东亚各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尽管东盟各国都有着美好的梦想,也深知困难所在,但是有着中国积极的倡导和参与,这个梦会一路高歌走来,高铁这条纽带也会越伸越长,并且更坚固。中国高铁畅游于东盟各国只是时间的早晚,泛亚国家也都会心动的期待着。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