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乘客因在D6511次动车的厕所吸烟,启动了车上的烟雾报警器,导致该列车一度减速,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被罚款100元,成为向莆线开通以来因在动车上吸烟影响动车运行而被处罚的第一人。

该条消息立即引起了广大老烟民的“强烈”反应,今天笔者在猫扑论坛看到有人发帖,称动车乘坐时间相对较长,建议铁路部门在动车上设置专门的吸烟专区,采取“人性化服务”的做法。其实本人也是一个老烟民,对烟民的这种“迫切”的心情很理解,带着网友的疑问经过一番了解,终于明白了原来动车禁烟是有许多原因的。除了防止其他乘客被动吸烟的问题,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前动车组并不具备设置专门吸烟区的技术和条件,因为在密闭性良好的动车上,整列火车的空调系统是一个整体,而空调系统发挥着调节车内温度和更换新鲜空气的重要作用,为了确保旅客列车的万无一失,车内各种自动检测、报警装置是必不可少的,此时如果您吸烟产生了烟雾,暗藏于车体内部的烟雾报警器是不会智能判断、识别到底是什么原因的,因此只能按车辆故障进行处理。

许多在动车上偷偷吸烟引起火车减速和停驶的相关报道中也印证了这一点。2009年,有乘客不听列车员劝阻在车内吸烟,导致武广高铁故障并晚点;2012年,合肥高铁开通后同样发生了多起旅客在洗手间内抽烟造成高铁列车两次减缓行驶,两次停止行驶的事件。

如果说“人性化”,铁路绿皮车和红皮车的风挡处都设置有吸烟区的情况相信大家都知道,铁路如果不考虑烟民的感受,这项“人性化服务”也许不会一直延续至今。在中国高铁技术的飞速发展的今天,原先那些密闭性不高、车速也不快的老旧车型,必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随着旅客维权意识的提高,二手烟也会丧失生存空间,当初这项“人性化服务”的举措必将销声匿迹。

“人性化服务”是服务于大部分旅客的,因为一颗树而放弃了整片森林的做法是不可行的。综上原因,笔者认为,动车禁烟的法规很靠谱,而那些不了解情况就反映铁路缺失“人性化服务”的网友,现在看来“某些”不合理的诉求确实有失偏颇了。(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