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地方标准《市政交通一卡通技术规范》开始征求民意。根据该标准,未来一卡通的应用领域将更加广泛,并有望实现身份识别功能。这意味着以后市民购买市政交通一卡通,将需要持身份证,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再出现卡片丢失就可以挂失补办了。(10月20日 凤凰网)
北京出台的一卡通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购物、租车等项目,笔者注意到除了上述项目以外还有望增加购买火车票的功能,这也就意味着北京市民购买火车票将可以像坐公交一样方便。过去由于铁道部属于国家政府职能部门,因此在许多方面都必须考虑到全国的统一性,因此公交一体化的构想虽有但以全国的状况来看很难实现,此次公交一卡通的出现笔者以为其意义在一下几个方面:
其一,体现了铁路融入地方交通,大交通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城市交通一体化的目标将不再遥远。据笔者了解,由于铁路是全国性的单位如果公交一卡通有车票功能,以铁路改革以前的状况来判断起码要等到大多数中西部城市的交通都发展起来才可以,而且由于中国国土面积大,城市之间所使用的公交卡都是不一样的,例如在南京可以使用金陵通到了杭州就必须使用杭州通,因此要想统一实在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但是从长远来看,公交一体化是势在必行的,加上铁路总公司的成立,标志着铁路将由政转企,成为企业以后的铁总可以通过地方铁路局与当地合作的模式来打破壁垒。铁路融入一卡通环节彰显出铁路企业正在逐步放开思路,加上并入交通部以后,由交通部牵头以地方政府的公交系统为依托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体系,铁路的加盟可以看作是为今后的大格局奠定了第一步基础。
其二,体现了交通部门分而合之的理念,以不同的部门细化管理,以协调的理念统一各部门形成一种联调机制服务于民,为今后合理的城市规划打下基础,铁路在其中担当中流砥柱的角色。在铁路部门划归交通部之后,其目的主要在于消除铁路部门与交通部门这两大系统在名义上都属于交通但实际上互不同属的情况,由于铁路部门有自己一套调度模式常常会形成到了车站不一定能够迅速的买到车票或者上车,下车的人可能要绕大圈才能够找到车站坐公交。这样的麻烦在一卡通出现之后将会有明显的改善:首先,借助于一卡通的模式铁部门特别是北京铁路将会对所辖的几大车站的车次与公交、地铁相互协调,调整时间,为大多数人缩短旅程消耗;其次,将在车站设立地铁进口、公交总站、航空大巴直达站台等一系列措施,让旅客换乘实现无缝化,而铁路也将成为这一系列大构想的中心枢纽;再者,铁路将为自己企业的成功转型做出铺垫,借助于一卡通将有效的打开车票市场,更多的人可以借助于这一张卡来搭乘高铁交通。
其三,体现出信息化时代下,铁路购车票的方式将出现重大改革,或许不久的将来车票无需售票员将和国际接轨。在国外笔者时常可以见到,偌大车站内没有多少售票员,有的国家甚至已经没有售票员这一称谓,由于人口减少无纸化,自助式购票已经成为主流,对于铁路这样一个大企业来说实现与国际接轨也是合乎情理的事情。虽然网络购票存在多年但是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人来说也着实不容易,因此如何方便购票但又不至于让一些文化程度相对偏低的弱势群体感到麻烦是铁路部门要解决的问题。公交一卡通的车票功能无疑为这项难题打开解决通道,我们都知道一卡通只要打进去钱即可,非常方便,因此铁路部门只需要在车次的显示等问题上做出改进,那么一卡通将解决民工无法上网买票的困扰,也抵消一部分人的抵触情绪。
因此,公交一卡通在北京首次实现购买车票其意义不言而喻,就好比当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等城市初现改革春风和之后的上海自贸区的形成都有着示范的效应,铁路在北京的一体化是全国一体化的“领路人”,将为全国性的公交一体化打开一扇窗,其意义很明显,笔者相信过不了多久会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可以用公交卡购买火车票,而身在其中的我们将真实感受到这些变化带来的“福利”。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