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闻报道,凭借李克强总理在最后关头的“推销”助力,中国铁路人数年来持之以恒的对泰工作赢得了初步的成果,中泰双方签署《关于深化铁路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这标志着中国高铁朝着开进泰国的目标迈出了一大步。在更大背景上考察,则是标志着中国规模宏大的泛亚铁路计划又向前迈进一步。
什么是高铁?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高速铁路除了在列车在营运达到速度一定标准外,车辆、路轨、操作都需要配合提升。
当然,这对于我国高铁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和鼓舞作用。铁路产业“走出去”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机车、车厢、信号系统、铁轨等轨道交通装备的出口,属于单纯的货物贸易;第二个层次是铺设铁路,属于建筑工程类的服务贸易,常常与轨道交通装备,乃至整个铁路系统的货物贸易出口结合在一起;第三个层次是管理运营整条铁路,属于资本输出,或曰对外直接投资。就总体而言,每提升一个层次,出口方的预期收益固然可望提升一个层次,但要成功实施,对出口方和进口方所要求的条件也提高一截。与第一个层次相比,第二个层次要求进口国建立了比较合理的土地制度和劳动制度,政府动员组织能力较强,否则实力再强劲的工程承包方也会受困于东道国社会环境而寸步难行。第三个层次的要求更是远远高于前者,它不仅要求投资者、轨道交通装备厂商、工程承包商等出口方自身的技术、管理和经营达到足够水平,而且要求进口国在项目规划、社会管理等方面达到足够的水平,且建立了足够友好的商业环境。
但中国的高铁不是自主知识产权。所谓中国高铁技术主要来自国家多家公司!以德国ICE技术为核心的中国CRH(和谐号)和以日本新干线技术为核心的CRH2。
中国的高铁技术确实是引进的。可喜的是,在改进技术早已经成熟的国人努力下,德、日两国的高铁技术基本都消化吸收了,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引进技术融合了自己的“知识产权”。
一个烟头能使高铁停运,细小的粉尘都能影响高铁的运营等五花八门的问题早已经把武广高铁、郑西高铁推到风口浪尖上!
国内运营高铁接二连三出现的问题说明,占取地利的中国高铁都不能在本土安心的顺利运营,不远万里到美国后就能万事大吉了?
事实上,动辄超过3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需要技术缜密的配套设施(各种传感器的正常工作及兼容),需要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铁道部与交通部们),需要反应迅速的维修队伍(实际的维修速度比想象的慢得多)!这些,至少目前中国还达不到。
所以说,中国高铁对外发展中需要谨慎对待,在提高效益的情况下,先把安全保障做到位。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