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两大宏伟梦想,一是修建三峡大坝,二是建设川汉铁路。
100多年前,承载强国之梦的川汉铁路动工。1903年,列强几乎控制了中国铁路的筑路权,国人纷纷要求收回路权,自办川汉铁路。次年年初,川汉铁路在成都设立总公司。其预定路线自成都,经重庆、宜昌,达汉口,全长3000公里。
然而,民族苦难,山河破碎,铁路的梦想那么遥不可及。
50多年前,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曾计划修筑川汉铁路,无奈受技术、财力的制约,一次次被提起,一次次又被搁下。
直到2004年,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出台,汉宜铁路成为沪汉蓉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国铁路网络“四纵四横”中的“一横”,被提上建设日程。
今天,汉宜线连上已经通车的宜万线,川汉铁路百年梦圆!
贯通中西部的重要“一小横”
从规划、立项到开工,汉宜铁路比最初规划的2020年,提早了12年。
此前,湖北计划先投资19个亿,提升长(江埠)荆(门)铁路时速,解决运力不足的问题。铁道部提出,“与其修修补补,不如湖北和铁道部共同出资,把汉宜铁路提前修起来。”
资料显示,汉宜铁路概算总投资237.6亿元,其中铁道部出70%资本金,湖北出30%资本金,其余通过贷款解决。
2006年4月,铁四院紧锣密鼓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7年12月,可研报告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
2008年9月17日,汉宜铁路正式开工。“
驱动经济前景可期
为了这“一小横”,江汉平原已等待百年。
26日,雨中的汉川火车站正在为通车做最后的准备。步入站内,安检系统、检票卡口等设施已经安装完毕。站内的LED显示屏已经开始测试。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候车室,宽敞而明亮,可同时容纳800至1000名乘客。
登上站台,一趟试验动车呼啸而过。
火车奔驰而去,20多分钟后将到达汉口站。大武汉的强劲辐射,将带动汉川高位起跳!
从火车站出发不到两公里,就是“湖北纺织第一城”马口镇。该镇年进口纺织原材料18万吨,销售纺织品18万吨,吞吐量达50万吨。汉宜铁路建成贯通后,这里的物流成本将大大降低。届时,汉川也将与成渝、长三角两大经济圈形成5到6小时的行车距离。
看中汉川交通优势,前来洽谈投资的企业络绎不绝。去年4月份,上海攀峰彩钢在马口落户,投资1.2亿元建设彩钢生产基地,面向中部市场。
据测算,铁路对地方GDP的拉动可达2%至5%,在中部这一数字可达5%。
驱动经济发展,汉宜沿线前景可期。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