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期间,中国大地每天都无声无息的发生着变化。时至今日,中国的众多家庭摆脱了贫困,许多的孩子实现了上学的梦想,那么多有抱负、有知识、有思想的有志之士实现了就业和施展才华的愿望……中国综合国力、人民物质、文化、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攀升让众多世界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变化瞠目结舌。

也正是这个极具说服力的事实让中国铁路坚定了改革的信念,迈出了改革的步伐。

首先是人们最关心的车票改革,网络售票、电话订票、上门送票、流动售票等购票方式的改革,让全国人民受益匪浅,尤其是春运、暑运期间“一票难求”的现状得到了极大地缓解。过去扯着铺盖、搬着凳子排长队购票的现象少了,让那些边远地区的人们购票更加便捷了,打个电话、点击鼠标就可以买到心仪的车票,而且移动通讯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更新,让很多人实现手机网上购票和支付。便捷的购票方式让那些常年需要乘坐交通工具的人们更加愿意乘坐火车,尽管火车票多年不能紧跟物价趋势乘风破浪实现上涨,但是铁路依然坚持安全、便捷、舒适……

货运组织改革实行3个月了,其改革的成效所有货主最有发言权。我们引用一位货主的言论:铁老大说改就改了,过去办一个手续需要几天时间甚至更长,现在可好,一会儿就好了,不但服务态度好了,效率高了,节省了时间,最重要的是我们的经济效益上去了,心情更加舒坦了,也更愿意和他们打交道了。”货运组织改革中,铁路灵活机动组织货物运输,不仅节约了铁路运营成本,节省了时间和空间的占有率,还缩短了与市场的距离。不仅实施了“门到门”的快捷运关方式,还实施资源配置的点到点,货源运送的线到线,在货源性质,货源地域还应扩大至面对面,将货源收集与组织全覆盖,形成以方便、快捷、贴心服务的广泛社会意识与经营效果,彻底改变了争取货源“送上来”为“走出去”、运送计划“等待、拖拉、困难”为“立即、迅速、容易”、“不安全、易损耗、赔偿难”为“安全、保质、理赔”。通过改革,使社会各界理解了铁路,使货源单位认同了铁路,从而实现了货主信赖铁路,愿意和铁路打交道。同时通过改革,也实现了铁路内部管理精准,高速运转,树立起了以效率、利益、服务的货运经营理念。

2013年9月1日起,铁路部门调整火车票退票和改签办法,实现全国通退通签,同时实行梯次退票方案:票面乘车站开车前48小时以上的,退票时收取票价5%的退票费;开车前24小时以上、不足48小时的,收取票价10%的退票费;开车前不足24小时的,收取票价20%的退票费。而之前,开车前退票费一律按车票面额的5%计收。

评析铁路部门此举,不能回避这是在铁道部政企分开改革后的一次探索,作为具有绝对市场支配地位的国有独资公司,铁路总公司与原铁道部在性质上有本质区别,这种区别决定其价值取向和行动原则将更趋近市场要求,用规避交易风险、谋求利润最大化等目标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改革的路上不可能十全十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正确的继续坚持,不正确或者不能得到认可的,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这是必然的。

铁路改革是在十三亿中国人眼光中的改革,改革的真实性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人们关注铁路改革是对铁路的关心和爱护,无论是赞誉还是指责都是在促进铁路发展。(杨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