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德国法兰克福机场,31名身着橙色冲锋衣的中国人正在办理登机手续,准备返回重庆。这意味着从7月30日开启、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感知中国·穿越新丝路——渝新欧国际铁路媒体特别行动”画上句号。(9月15日 人民网)
“渝新欧”是重庆至欧洲的国际铁路大通道。这条全长11179公里的铁路线好似一幅万里长卷,谱写着无数人用辛勤汗水凝聚的“中国梦卷轴”。在这条万里卷轴上,人们都抒写出了哪些中国梦呢?
抒写了一篇中国中西部地区发展梦。随着中西部地位的日益提高,打开中西部的大门,迎接四方来宾、海纳百川、发展经济就显得尤为重要。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用铁路发展来提振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由于地处内陆,就地理位置而言似乎不占据优势,但其实不然,相比东部,西部与欧洲其实连接的更近。在古代,中国主要与西方的贸易是靠着丝绸之路,就算有海上丝绸之路,单从成本上考虑陆地丝绸之路明显更为妥当一些。到了现代,随着东部的发展已经由高峰期转向升级转型的平稳过渡期,我们不难发现中西部的黄金时代即将开启,西部拥有着充沛的人力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说是一块等待开发的“风水宝地”。中国要全面发展就必须将西部与外界联系打开,渝新欧铁路打开了折扇窗口,它更像是一根纽带,牢牢的把中西部与西欧地区紧密连接,通过这条纽带,先进的西方技术就将被源源不断的带入进来,不久的将来,中部将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多元化的经济体系将有助于中西部整体实力的上升,撰写出一篇中国发展梦。
抒写了一篇中国铁路发展梦。中国铁路与世界接轨是多年以来中国铁路人的心愿,让中国铁路真正的成为一条连绵不断的大动脉。虽然我国铁路发展的地区以及网线非常紧密但是与国外连接的相对较少,不像西欧国家的铁路线是可以相互连接的。这条线路的出现一方面是凝聚了无数工人抛头颅洒热血的辛勤工作建成的;另一方面是中国铁路发展的新格局。我们国家的铁路已经迈入改革,随着客运、货运相继改革,铁路融资体制的推出,中华大地上的铁总正在焕发新生,与此相对应的是我们国家铁路意识已经由发展国内铁路走向发展国际线路。就像航空飞机一样,中国铁路今后将会出现更多的直达国外某个城市的线路,假如某天我们想慢慢看陆地上的风景,一边拍着照片一边抵达巴黎、德黑兰等地区只需要一趟火车就足够了,也就意味着我国铁路正在走向国际化。笔者有一个更大胆的猜想,或许用不了多久我们乘坐的高铁会有从德国到中国内地的线路,那么不止是铁路货运走向国际,我们的客运也已经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我国铁路未来树立起世界铁路的思想,谱写出一首值得称颂的铁路发展新曲。
抒写了一篇由中国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新增长梦。从2009年开始,惠普、宏碁、华硕“笔记本电脑出口制造基地”先后落户重庆,其后富士康等六家台湾代工企业及300多家零部件企业落户重庆。由此可见在经济发展陷入被动状态的西欧国家通过渝新欧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本国自身带来一场经济复苏新风,犹如在寒冬刮过一丝春风,感觉特别的温暖。由中国引领带动的全球经济复苏从渝新欧铁路上被诠释出来,可以说中国的渝新欧铁路正在激发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复苏新契机。
笔者以为:通过渝新欧铁路抒写出一篇中西部发展梦,谱写出中国铁路发展梦,撰写出世界经济复苏的新契机。可以说渝新欧铁路是中国通往世界的“新丝绸之路”,更是中国梦开始的地方。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