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主汛期以来,不管是东北的三省,还是南方的两广,都被长时间的强降雨袭裹着,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笔者不禁在想,当即将面临雨情的时候,我们该以一种怎样的心态来处之呢,“等雨”or“救雨”?

随着气象科技的不断发展,气象预报也越来越精准,这也为“等雨”提供了可能,而不用亡羊补牢般的去“救雨”。

这体现的是一种危机忧患意识。古语有云“居安而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雨未下不等于不会下,故不能盲目乐观,“等雨”是一种敬畏、自信,因此在心中总是紧绷一根弦,丝毫不会放松。危机感、忧患意识就像给决策者和执行者注入一支强心剂,使其冷静、睿智,在日常工作中才会运筹帷幄,执行力得到显著提高,从而决胜千里。

这体现的是一种风险管理原则。有道是“晴天拿伞—有备无患”,安全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事前防范,通过对收集的各类风险源进行研判分析,未雨绸缪,提前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严阵以待,信心满怀的“等雨”,雨至按预案计划处之,如此,既不会劳民伤财,亦有事半功倍之效,这也是安全风险管理的实质所在。

这体现的是一种主观能动思想。“等雨”比“救雨”更能突显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等雨”的预期目标,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等雨”不是守株待兔,而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大化利用现有的各类资源,预想到位,主动迎战,将形势向利我方向转变。

“等雨”or“救雨”,孰重孰轻,显而易见,正所谓“防范胜于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