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企业里,单位为了增强凝聚力,体现对员工的关怀,增进企业与员工感情,建立了生日祝贺制度,向每位过生日的员工赠送蛋糕或其他生日礼物,活动伊始,得到全体员工及员工家属的普遍赞誉,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有些员工便产生了“过生日就应该领礼物”的认识。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样的“一视同仁”的福利制度缺乏绩效管理的激励提升作用,与个人的努力程度无关,与个人完成目标好差无关,与个人对企业的贡献多少无关。人人每年都有生日,只要是企业的员工就理所应当地享受生日礼物。这是一种人人有份的福利制度,这样的福利制度实施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差,逐渐就会不为所动,与当初设计这种制度的初衷显然向悖。到了生日领礼物就是正常的,而如果没有拿不到礼物就是不正常的,甚至可能还会引发一些不满情绪。
有说“公司就是家”,柳传志在回答联想员工写的《公司不是家》的文章时说:“不能把企业当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在家里子女可以有各种缺点,犯各种错误,父母最终都是宽容的,企业则不可能是这样的”。家里人过生日了,大家聚餐送礼物,以示亲情和关爱,这很正常,可是家里的子女如果淘气老是惹祸,家长也会不给他过生日以示惩罚。
近日,听一位在铁路部门工作的朋友说,他们单位改变为运功过生日的方式,推行党员“政治生日”和职工“集体生日”制度,每月择机为当月过生日的职工集体庆生,通过座谈交流时员工体会到组织的温暖,从而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