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一线

科技创新 筑梦未来

2022-03-17 07:41:37来源:用户投稿作者:监测

本报 金炫美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多处涉及科技创新,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人民的需要和呼唤,是科技创新的时代声音。

聚焦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历史使命,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铁路工作特别是铁路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的部署要求,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提升境界格局,奋勇担当铁路战略科技力量的职责使命,充分发挥领军、骨干、尖兵、平台的作用,为新时代铁路高质量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科技支撑和服务保障。

心怀“国之大者”,勇担历史使命

川藏铁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世纪性战略工程,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的标志性工程,建好川藏铁路,意义重大。打造精品工程、安全工程、绿色工程、创新工程、廉洁工程,坚持科学施工、安全施工、绿色施工,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

甘坐冷板凳,更要勇闯“无人区”。顶风雪、战严寒、“驯服”冻土……高原工程,气候条件是一大挑战。“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我们要传承青藏铁路精神,努力破解铁路工程材料高耐久关键技术难题,为川藏铁路以及艰险山区铁路建设贡献科技力量。”铁建所研究员李化建说。

“川藏铁路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沿线整体生态环境脆弱,只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施工、主动作为,才能把各项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措施落到实处。”铁科院集团公司川藏铁路环保监理(监测)团队负责人李刚说。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在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机辆所牵引制动研究室主任黄金看来,青年铁路科技工作者更要敢于承担职责,勇于冲锋一线。面对陆续开展的川藏铁路机辆装备研究,他和团队已做好打硬仗、啃硬骨头的准备。

近年来,铁科院集团公司始终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为加快推进铁路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全国政协委员、铁科院集团公司首席研究员赵红卫表示,将和团队一道围绕CR450动车组研制,积极开展各方面研发工作,积极稳妥、科学有序推进各项科研任务。

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CR450先期探索攻关团队队长、机辆所副研究员殷振环认为,研发新一代更高速度、更加安全、更加环保、更加节能、更加智能、更加自主、更可持续、系统更优的复兴号动车组,需要不断探索新技术的研发应用。他说,只有这样,才能推动“CR450科技创新工程”行稳致远,助力高铁移动装备技术提升。金化所副研究员吴毅表示,他们将会在数据挖掘分析基础上,基于台架和仿真技术,攻克符合更高转速条件下长寿命、高可靠性服役要求的核心技术难关,加快时速400公里轮轴产品和轴承产品研发。

基础研究,始终是破解“卡脖子”难题的关键开关。马伟斌创新工作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开展时速400公里高速铁路隧道气动效应技术攻关、高海拔地区隧道气动效应变化规律研究,持续引领行业发展,牢牢站稳行业领军地位。孟海利创新工作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数字技术与铁路爆破技术融合创新,力争在铁路爆破技术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为川藏铁路建设和智能铁路建造提供科技支撑。

走自主创新道路,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

主动求变、谋划未来,引领铁路行业数字技术迭代创新。铁科院集团公司不断加快数字技术在铁路领域的应用,为铁路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和智慧的翅膀。

2022年春运期间,12306售票系统运维团队奋战一线,全力做好春运、北京冬奥会售票保障,发挥了售票系统的龙头作用。党的十九大代表、铁科院集团公司首席研究员、铁路12306科创中心副主任单杏花说:“我们将依托12306科创中心的体制优势、数据优势,持续深化旅客运输理论和核心技术研究,优化高铁票额投放体系模型,同时丰富客运产品设计,推出更多便民利民服务,不断提升旅客出行体验。”“要加强大数据分析,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为深化铁路货运组织变革贡献更大力量。”货运系统事业部负责人马志强表示,他们会持续巩固拓展新版95306货运系统运行成果,为广大货主提供更多便利,为铁路货运增收节支提效提供有力支撑。

保障客货运输的畅通,离不开安全这块基石。全国政协委员、铁科院集团公司首席研究员张格明表示,要提升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条件下的应急处理能力,深入开展高铁地震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及防控对策、普速铁路地震防范,以及强震区近断层铁路桥梁、路基、隧道、轨道结构抗震等关键技术研究,为复杂山区铁路建设提供支撑。“我们将不断挖掘装备寿命潜力,在践行低碳发展、安全发展理念等方面,加大科研攻关力度,为全路机车车辆装备运用检修提供科技保障。”机辆所研究员、动车组技术中心运用检修研究室主任王华胜说。

2022年,铁路建设将继续高歌猛进,这对于检测中心副主任陈东生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将高质量开展郑万、京唐等重点线路联调联试,为2022年各线如期开通运营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我们还会持续探索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提升高铁设备质量保驾护航。”他说。

“科技冬奥”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创新力量,智能京张也向世界递出了亮丽的国家名片。“要推动智能铁路技术创新升级,持续巩固扩大我国铁路世界领跑优势。”铁科院集团公司首席研究员李平表示,将持续深化智能高铁基础理论和标准研究,推进智能高铁体系“走出去”,推动智能高铁核心标准的国际化。

坚持运用需求导向,深化铁路关键领域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为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我们要全面提升中国铁路在国际多式联运和国际物流技术服务方面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运经所研究员、货运组织研究室主任张巍认为,要开展国际联运发展规划、通道能力优化、技术装备升级、物流技术体系完善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信息所研究员、情报研究部主任王镠莹表示,要全面推进世界铁路科技发展新理念、关键装备研制新进展、前沿技术新应用等跟踪研究,为中国铁路科技领跑世界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强化平台作用,释放铁路技术创新红利

推进铁路科技创新,促进行业优化升级,依靠创新不断提升铁路发展质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近年来,铁科院集团公司不断强化平台作用,加强与铁路局集团公司和相关铁路企业在产业化应用领域的协作,把更多面向铁路建设和运营主战场的铁路科研成果推向市尝转化应用,进一步释放铁路技术创新的红利。

铁科院集团公司首席研究员、铁科首钢副总经理肖俊恒表示,要以北京研发中心和武清产业基地建设为契机,在新型扣件系统、轨道部件、减振轨道技术及新工艺等方面持续开展研究,提供适应高铁工务工程领域的新材料、新产品,不断实现铁科首钢做强做优做大。通号所副所长刘海祥认为,应发挥聚集路内外研发、生产、营销、售后等优势资源的平台作用,共同推动研究成果工程化、产业化。

实现铁路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完善补强铁路物理网,而且还要更加重视铁路信息化工作,发挥信息网的优势和作用。

自2019年以来,铁科院集团公司与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及德国舍弗勒集团先后成立多个轮对检修合资公司和轴承检修合资公司。金化所副所长毛昆朋说:“要响应国家产能升级和国铁集团建立世界领先的现代轨道交通产业体系的要求,不断注入新的科研手段和成果,搭建信息化、产业化平台,提高市场适应性和市场竞争能力。”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新时代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驻扎在海外的铁科人勠力同心、全力以赴。“我们将继续坚守中老铁路,为运营安全稳定持续提供保障。”咨询公司副总经理陈琦表示,“雅万高铁土建工程进入尾声,铺轨工作将全面启动,高速综合检测车将首次走出国门在印尼亮相,展示中国高铁形象;自主研发信号系统已完成欧盟认证,将成功应用于匈塞铁路。”推动先进系统产品和技术服务全面走出去,铁科人为“一带一路”建设源源不断地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三月春风拂新芽,朝气蓬勃。

三月春雨知时节,浸润希望。

三月春雷似战鼓,催人奋进。

以创新之名奏响春天的序曲,铁科人斗志昂扬奔复兴。在铁科院集团公司建院72周年之际,铁科人埋头苦干、砥砺前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