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稻浪翻涌。在广袤辽阔的关东大地上,秋收的喜悦悄然弥漫,滋养四季的黑土地绽放着丰收的光芒,也拉开了“北粮南运”的年度大幕。
为保障“北粮南运”大通道安全畅通,今年,东北三省一区交通运输厅联合印发《2025年度“北粮南运”大通道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交通强国专项试点工作要点》,着力推动“北粮南运”大通道降本提质增效交通强国专项试点任务落实落细,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经济、韧性的粮食物流大通道体系,切实保障“北粮南运”大通道安全畅通。
铁脉贯南北,粮安惠万家。作为东北粮食外运的核心枢纽力量,国铁沈阳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畅通“北粮南运”大通道的征程中,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绘就了一幅温暖而坚实的民生保障画卷。钢铁动脉上,一列列运粮专列鸣笛启程,穿梭于金灿灿的田野之间,将丰收的喜悦转化为北粮南运的滚滚暖流。驰骋的列车,载的是丰收的希望,运的是安全的基石,不仅打通了粮食外运的“钢铁通道”,更连起了端牢中国饭碗的信心与底气,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能与保障。
为了保证北粮南运及时抵达,国铁沈阳局充分发挥路网优势,优化运输组织,依托95306货运系统,24小时敞开受理业务,让客户随时随地都能办理粮食运输业务;坚持“优先受理、优先配车、优先装车、优先放行、优先卸车”的“五优先”原则,确保每一列粮食列车都能按计划准时发运;创新推出“一单制”粮食专列,实现“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箱到底”,既确保了主产区“粮出手”、销区“粮到手”,又稳定了市场价格和民生预期。在服务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道路上,钢铁大动脉正以更强的运力、更优的服务,扛起新时代的使命担当。
在秋粮运输的关键节点,国铁沈阳局通过运力倾斜、绿色通道、服务升级等系列举措,构建起高效安全的粮食运输保障体系。地处京哈铁路干线上的吉林扶余营业站,连接着东北黄金玉米带与水稻带,承担着“北粮南运”的重任。为缓解运粮压力,该站固定运粮专线,安设19条运粮传送带,让粮食列车能够快速集结、及时发运,极大的提升了运输效率。不仅如此,铁路部门还积极借助港口优势开展铁水联运,畅通北粮南运“下海”通道。在吉林和长春等地区组织开行整列运至大连、营口等港口的集装箱和散粮车循环班列,减少运输时间,这种模式既减少了粮食转运损耗,又降低了物流成本,据悉,10月份以来,通过多式联运运输粮食116.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56.6%,让黑土地上的“中国饭碗”更快、更稳地端上南方百姓的餐桌。
从黑土地到江南水乡,铁路粮食专列飞驰的轨迹,勾勒出交通强国的民生底色。一列列满载粮食的“钢铁巨龙”风驰电掣,满载着民生所盼,让黑土地上的“金粒子”奔向全国各地,交织出一幅稻香满满的“粮食答卷”,绘就出一派国泰民安的绚丽景象。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