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丰”景如画。10月8日23时24分,在襄阳铁路物流基地,编组19组集装箱的45071次货物列车蓄势待发,1216吨小麦搭乘该趟列车,前往1100公里外的艮山口站。
此前“公路+铁路转运”的低效高耗,本质是传统运输体系对跨区域流通需求的适配不足,多次装卸、露天堆放暴露的,是物流环节协同性的缺失;而如今密封集装箱 “点对点” 直达模式的落地,不仅解决了粮食运输的损耗痛点,更印证了“硬件升级+流程再造”对物流效能的重塑力。这种变革的核心价值在于,它让铁路货运不再是简单的“运输工具”,而是成为优化供应链成本、保障物资品质的关键变量。
铁路货运对民生的双向守护,折射出交通基础设施与民生福祉的深度绑定。如今通过铁路外销实现溢价,本质是物流通道畅通为农民带来的“市场红利”。这种变化背后是“粮食安全底线”的夯实,最终转化的是群众餐桌上的“价格稳定”与“供应保障”。
1216吨小麦的跨区运输,最终指向的是铁路货运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价值。铁路货运相比公路运输,不仅成本更低、损耗更小,更符合“双碳”目标下的绿色发展要求。相信在未来,随着铁路货运网络的完善,它必将在串联产销、保障民生、赋能产业中发挥更大作用,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刘宇坤)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