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不少人坐高铁穿梭长三角,不管是去苏州看园林,还是到杭州逛西湖,都能感受到高铁站里的热闹劲儿。而最新数据更直观——10月以来长三角铁路已送了超4300万人次,比去年多了8.1%。这可不是冷冰冰的数字,是咱们出门更方便、铁路更懂市场的真实体现。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这一系列动作,把“流动的长三角”搅得更活,也给这片经济活跃区添了不少动力。

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铁路要是还守着老办法可不行。长三角铁路倒是想得明白,先把“顶层设计”搭好,让大家都动起来做营销。比如出台专门的营销意见,搞出“1+3”方案,客运这边从集团到车站都配齐了人手,货运也分了大宗、白货这些专业团队,连非运输企业都跟着一起忙活线上线下推广。以前坐车可能是“铁路开啥车,咱就坐啥车”,现在倒过来了,铁路盯着大家的需求来调整,这种从“等客来”到“找客去”的转变,确实让服务贴得更近了。

说到具体服务,长三角铁路也挺会“抓热点”。就说“苏超”比赛吧,球迷想看球最怕路上折腾,铁路直接开了专列,还跟主办方对接好车次、票务,连南京南、苏州站都设了特许商品店,高铁站里也有便民套餐。这一来,南京、徐州这些主场城市比赛当天,火车站的人比去年多了两成到三成,既方便了球迷,也带旺了客流。货运方面更实在,针对普通物流优化了班列,针对跨境需求搞了“班列+班轮” 的“一单制”,现在货运班列比去年多开了14.8%,4条新线路还让物流成本降了15%,企业运货又快又省钱,自然更愿意选铁路。

要做好这些事,没人没激励也不行。长三角铁路打破了层级限制,公开招了122个物流经理和团队成员,用市场化方式管理,干得好拿得多,不行也会被淘汰。新团队一上任就跑了459家企业,敲定了下半年846万吨的增量。而且考核也跟着变,维护老项目有绩效,拉来新项目有重奖,员工干劲足了,货物发送量也跟着涨了4.2%,集装箱运输更是多了11%。

其实咱们老百姓能感受到,现在坐高铁更方便、运东西更省心,背后都是铁路一点点在调整、在创新。长三角铁路不光是交通线,更是串起区域经济、方便大家生活的“纽带”。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贴心的服务,让“流动的长三角 越跑越顺,给咱们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便利。(张露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