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沈白高铁的汽笛划破长空,这条串联起辽吉两省的钢铁动脉正式通车运营。同日,“坐着高铁看中国·穿越白山黑水”活动同步启幕,让飞驰的列车成为观察东北振兴的移动窗口。从沈阳北到长白山的1小时53分钟,浓缩的不仅是时空距离,更是东北大地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伐。
这条全长43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是破解东北东部交通瓶颈的关键工程。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它不仅让抚顺、通化、白山等城市首次迈入高铁时代,更与京哈、长珲等铁路构成东北东部快速客运环线,使辽宁实现“市市通高铁”的目标,沈阳“米”字形高铁网络就此成型。北京至长白山4小时33分钟可达的时效突破,将京津冀与东北生态腹地紧密相连,为区域要素流动打开了高效通道。
沈白高铁不仅是一条交通线,更是东北地区的经济大动脉、文化连接线和民生幸福线。沈白高铁如一条钢铁巨龙,在广袤辽阔的东北大地上编织出更加密集、高效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它极大缩短了沿线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沈阳到长白山迈入“1小时交通圈”,京津冀与东北东部实现“半日直达”,让周末短途游、跨城通勤从不可能变成日常,让旅客的幸福感与便捷度融入每一次行程。
沈白高铁如一条金色纽带,将沿线优质文旅资源串联成璀璨珠链,既破解了东北东部“文旅资源散、通行耗时长”的痛点,更让“美景变产业、流量变增量”的效益持续释放。列车飞驰间,窗外掠过的既有沈阳故宫的红墙黛瓦,也有长白山天池的雪域风光;既有抚顺雷锋纪念馆的红色印记,也有松江河森林公园的葱郁林海。它推动辽吉等地形成旅游联动,打造“沈白长旅游黄金线”,既擦亮了东北文旅特色名片、提升旅游吸引力,还以文旅为支点带动餐饮、住宿、交通、文创等产业发展,既是完善东北高铁网络的“连接线”、驱动经济发展的“传动轴”、更是激活文旅活力的“金丝带”。
沈白高铁似一股奔腾的血液,为东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这股“血液”的流动之处,在于它先是打通区域联通的“毛细血管”,补齐了东北高铁网的东向短板,让抚顺、通化、长白山告别无高铁历史;不仅如此,它还打通了东北东部的物流通道,让沿线的优质大米、绿色蔬菜等农产品与特产能以更快速度运往全国市常它就像一条流动的“活力动脉”,加速了沿线人才、资金、资源的双向流动,为东北区域协同发展搭建起坚实桥梁,为这片黑土地的振兴注入源源不断、蓬勃强劲的新活力,更为东北经济按下了“加速键”。
“坐着高铁看中国”,看的是轨道延伸的速度,更是发展突围的豪情。沈白高铁穿行于白山黑水间,这趟穿越林海雪原的高铁,正载着东北大地的希望与力量,驶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