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1日,全国铁路启用新运行图。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南铁”)此次对赣闽两省列车开行方案的调整,绝非一次简单的“加减法”,而是一步着眼于区域发展棋局的“关键落子”。
客运优化,打通区域协同 “任督二脉”。 此次调图在客运上精准“把脉”秋冬季旅游与通勤客流叠加的痛点。通过增加短途列车密度、新增动车组、加密城际班次,此次调图实质上打通了“悠然庐山”与“千年瓷都”间的文旅“快车道”。这步棋,意义不止于方便游客“打卡”,更深层次地为人才、资金与信息的“高速循环”铺平了道路,为城市群协同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流动性”。当人员往来像“同城通勤”一样便捷,区域一体化的活力才能真正被激活。
货运升级,锻造实体经济 “黄金通道”。 货运体系的升级是此次调图含金量最高的看点之一。南铁将既有黄塘至兴隆场X8666/5/6次快速多式联运班列时速提升至120公里,使其全程运行时间从46小时压缩至34小时,这是一次实实在在的“效率革命”。配合新增的跨局班列与“铁路+港口”的协同模式,共同织密了一张辐射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的“黄金货运网”。这不仅直接大幅降低了社会物流成本,从长远看,更显著增强了赣闽两省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供应链韧性。对电煤等重点物资的运输保障,更是凸显了铁路在服务能源安全与国家战略中的“稳定器”作用。
服务初心,从“走得了”到“走得好”的价值跃升。 纵观此次调图,无论是客运的便捷化还是货运的高效化,其内核都指向了同一个目标:从满足基础运输需求,向赋能高质量发展跃迁。它精准回应了民众对“诗与远方”的向往,也坚实支撑了企业对降本增效的追求。这清晰地表明,铁路部门的服务理念已从“保障出行”升级为“优化体验、创造价值”。每一次线路的优化,都是对“人民铁路为人民”这一初心的当代诠释,彰显了其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担当。
此次调图,可视为全国铁路持续自我优化的一个缩影。它以“绣花功夫”在既有路网上“精耕细作”,实现了运输效能与服务品质的“双提升”。我们有理由期待,这样精准务实的调整能持续下去,让铁路这一国民经济“大动脉”,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澎湃的运输动能。(陈静)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