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凌晨,在浙江绍兴城际铁路柯桥站施工现场,总重4000余吨的钢箱梁应用人工智能(AI)技术实现毫米级精准落位,标志着长三角地区首次在运营铁路桥梁上应用AI技术换梁取得阶段性成果。
绍兴城际铁路柯桥站的建设,本身就具有特殊意义。它是利用既有萧甬铁路改造而成的跨市区域城际铁路的重要站点,同时也是国内首个在运营铁路上增设的高架城际车站。此次换梁施工作为柯桥站建设的关键控制性工程,面临着诸多棘手难题。由于要将桥面从 2 股道增加为 4 股道,需把 “咽喉区” 的混凝土梁更换为钢箱梁。而施工地点位于铁路干线,技术难度极高,安全风险大,施工环境错综复杂,传统工艺在精度把控、施工效率以及对铁路运营的影响控制上,都难以满足如此严苛的要求。
在这样的困境下,AI 技术的引入犹如一道曙光。建设管理单位上海东华地方铁路开发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铁二十四局携手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河海大学等高校科研团队,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技术攻关。他们研发出连续快速同步顶推装置等专用设备,大幅缩短了箱梁顶推横移时间。同时,创新性地引入 AI 系统,依托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三维模型,通过 40 个高精度传感点实时采集梁体姿态数据,实现了毫米级精度的准确感知,助力施工全程智能化校核与自动化控制。
绍兴城际铁路柯桥站在运营铁路桥梁上应用 AI 技术换梁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是我国铁路建设科技创新征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它见证了铁路建设者们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精神风貌,也为我国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刘宇坤)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