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铁路部门发出通知,全国铁路旅客运输领域将全面使用电子发票,对10月1日起乘车的旅客,不再提供纸质报销凭证。也就是说纸质火车票将正式落幕,报销凭证由电子发票取代。

纸质火车票承载着很多人的回忆,节假日早早排在售票窗口,只为买到一张回家的火车票,有火车票在手归乡之路就踏实了。火车票不仅是无数中国人出行的记忆,也是一个时代的历史缩影,经历了从硬板票到软纸票,从蓝色磁质票再到电子客票的历程。对于很多旅客来说,取消纸质火车票可能会有所不舍,但时代在进步,电子客票让旅客开启了说走就走的旅程,仅凭一张身份证即可完成进站、检票、乘车、出站的所有环节。

电子发票让旅客出行无忧。过去,纸质报销凭证必须到车站打印,打印之后发生退票、改签时都需要到人工窗口办理。且纸质报销凭证只能打印一次,一旦发生丢失,将会影响财务报销。取消纸质报销凭证后,旅客无需排队打印,只需在行程结束后登录铁路12306网站或手机APP即可下载电子发票,电子发票格式规范、清晰,方便存储。若发生填写发票信息错误,还可在开具时限内申请换开3次,减少了人为错误的同时,让旅客出行报销更便捷。

线下服务带来全方位保障。为保障老年人、脱网人士等不便操作的旅客群体获取电子发票,铁路部门增加线下申请渠道和购票(代办)人开具服务。车站在取消纸质车票的同时保留了打印行程信息的服务,行程信息单上有旅客的乘车车次,车厢号、座位号、检票口等信息,方便旅客进站乘车,让不会用智能手机的旅客也能放心出行。这一新举措兼顾到了更多群体,细致周到的服务温暖着每一位旅客,体现了技术进步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

低碳环保推进数字化进程。如今,社会民众对低碳环保的意识不断增强,对环保行为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其中节约纸张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中国铁路每年发送旅客达数亿次,告别纸质车票意味着每年节省数以万计的纸张,大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铁路部门此举不仅体现了积极践行节能低碳的决心,也彰显了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社会责任。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全面推行数字化进程,将引领广大民众走向科技智能新时代。

从开通高铁宠物托运服务,到优化学生、儿童、伤残军人旅客购票优惠再到如今全面推行电子发票。每一次的变化,都是铁路部门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纸质火车票的落幕,是铁路部门技术革新之举,标志着中国铁路正式迈入“智能化”新时代,数字化转型让技术成为服务升级的助力,是科技赋能旅途生活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