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9时许,载着55个集装箱光伏组件的X9043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开往阿塞拜疆巴库。这标志着中欧班列(西安)自2013年首趟开行以来,累计开行突破3万列,超过全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总量的1/4。
回首往昔,2013 年 11 月 28 日,首列中欧班列(西安)从西安国际港站出发,开启了一段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征程。那时,或许很少有人能预见到,这条从内陆延伸出的铁路线,会在短短 12 年间,成长为贯通亚欧大陆的 “钢铁驼队” 主干线,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物流纽带。从最初的蹒跚起步,到如今的大步跨越,中欧班列(西安)的每一次开行,都是一次对自我的超越,每一次创新,都为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硬件设施上,西安国际港站通过三次扩能改造,已拥有 5600 亩的占地规模和 59 条铁路作业线,其中 18 条为国际集装箱作业到发线,年处理集装箱能力达 120 万 TEU(标箱),设计年吞吐量达 540 万标箱、运输能力 6600 万吨。在运输组织模式上,全国首创的全程时刻表班列,让班列实现了 “客车化” 运行,运行时刻精确到小时,目前已实现 “四去三回” 常态化开行。这种高效的运输模式,极大地提升了运输效率。
站在 3 万列的新起点上,中欧班列未来的发展令人期待。相信随着 “一带一路” 建设的不断深入,它将继续为“中国智造”“中国创造”走出国门搭建高效平台,也将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在贸易、投资、人文等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欧阳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