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伴着风笛长鸣,一趟满载55个集装箱的列车从内蒙古二连浩特铁路口岸驶出。这是自2013年以来,经中欧班列中通道出入境的第20000列班列。
十余年深耕,中欧班列中通道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3 年,首趟中欧班列经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境,标志着中欧班列中通道正式开通。目前中通道运营线路已达73条,通达德国、波兰等 10 余个国家的 70 多个枢纽站点,国内辐射 24 个省区市的 60 余座城市,形成了一张连接国内外、覆盖范围广的物流大网。
近年来,二连浩特铁路口岸通过数字赋能,依托“数字口岸” 系统,实现了与海关、边检等部门的无缝衔接,让口岸通关效率得到质的提升。同时,创新推行 “智能编组”“内外贸混装” 等模式,与蒙古国扎门乌德站建立 “日对话、月会晤” 机制,优化宽轨入境列车编组,扩大中蒙间敞顶箱使用范围,让中欧班列实现 “快通快运”,一系列举措让中欧班列跑出了令人惊叹的 “加速度”。
在运量持续增长的同时,中欧班列中通道的货物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级。如今,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等高附加值产品逐渐成为运输“主角”。“中国制造”“中国创造” 搭乘中欧班列驶向世界,不仅提升了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地位,也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带来了更多优质产品和选择。
中欧班列中通道累计通行量突破 20000 列,是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新征程的起点。相信随着 “一带一路” 倡议的深入推进,中欧班列中通道有望在运输能力、服务品质、通关效率和智能化水平等方面持续精进,开行数量将稳步增长,覆盖网络将日益广阔,为亚欧大陆的贸易往来提供更高效、便捷、稳定的物流支撑。(赵环宇)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