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19时40分,一列以“山海为证 青春无界”为主题的研学列车从西宁站驶出,载着来自香港9家中学的144名师生开启青海海西研学之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的意义正在于打破认知的边界。当香港师生走进海西的盐湖工业基地,亲眼见证 “万丈盐桥” 的奇迹,感受中国在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平衡中的智慧;当他们踏入原子城纪念馆,聆听 “两弹一星” 精神背后的奋斗故事,理解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的深刻联结;当他们与当地藏族学生围坐一起,学唱一首牧歌、共跳一支锅庄,体会 “中华民族一家亲” 的温暖 —— 这些鲜活的体验,远比课堂讲授更能在心中种下认同的种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香港青少年通过研学、交流等方式走进内地,从故宫的红墙黄瓦到敦煌的飞天壁画,从贵州的大数据中心到青海的生态保护区,每一次亲身体验,都是对 “国家” 二字更立体的认知。这趟海西研学之旅,以 “山海为证”,恰是用最壮阔的自然景观与最厚重的人文历史,为香港青少年构建起 “中国认知” 的坐标系:原来祖国的幅员如此辽阔,文化如此多元,发展如此蓬勃。

香港的国际化视野与海西的地域特色,看似遥远,实则可以碰撞出奇妙的火花。或许,这次研学中对盐湖资源的探究,会激发某位香港学生未来投身新能源领域的志向;或许,与当地牧民的交流,会让一位香港少年立志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当青春的力量跨越山海相遇,便会生长出推动社会进步的无限可能。列车仍在前行,窗外的青海风光不断变换。这趟旅程的终点或许有期限,但它在香港青少年心中播下的种子,终将在未来生根发芽。当他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香港,不仅会成为海西故事的讲述者,更会成为两地情谊的守护者、国家发展的参与者。从西宁到香港,山海为证,青春的脚步永不停歇,而心与心的距离,早已在这趟研学之旅中悄然拉近。(姬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