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举办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总体安排。这一跨越时空的纪念活动,既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启迪。

80年前,中华民族怀着“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血性,赢得了抗战的胜利;80年后,中国铁路秉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书写了从追赶到领跑的璀璨篇章。

在抗战胜利的伟大历程中,铁路不只是日军侵略的工具,更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战常从“九一八事变”后东北铁路工人自发组建抗日义勇军,到平型关战役里八路军破坏敌占铁路以切断日军补给线;从“三趟快车”保障香港物资供应,到抗战胜利后铁路人抢修线路支援前线……中国铁路人始终与民族命运休戚与共。

抗战胜利后的80年,是中国铁路从“落后”迈向“领先”的蜕变历程。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际,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仅有2.1万公里,且多数为老旧线路。如今,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7.9万公里,占全球总里程的70%以上,构建起了从“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的密集网络。

从“引进消化”走向“自主创新”,中国铁路实现了全产业链的突破。复兴号动车组以350公里的时速驰骋大地,智能高铁达成自动驾驶;青藏铁路穿越世界屋脊,高铁技术攻克高寒、高原、重载等诸多世界难题。铁路网的延伸打破了地理阻隔,使“一日看尽长安花”成为可能。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凭借高铁实现“同城化”,中西部地区也因铁路扶贫而焕发生机。数据表明,高铁每公里投资可拉动GDP增长超20%,堪称中国经济的“黄金动脉”。

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实则是抗战精神在当代的诠释。“不怕苦、不服输”的奋斗精神,在成昆铁路建设中,30万筑路大军以钢钎和炸药劈开崇山峻岭;在青藏铁路施工时,建设者克服高原缺氧、冻土等难题,用生命丈量“天路”。这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坚毅,正是抗战精神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传承。

“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使命,从抗战时期铁路工人用生命守护运输线,到新时代“三区三州”铁路扶贫工程造福数百万贫困人口,铁路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无论是春运期间“一票难求”时的坚守,还是疫情期间“逆行列车”的守护,铁路人的担当从未缺位。

“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创新胆识,中国高铁技术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依靠的是无数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钻研。复兴号的“中国标准”、智能高铁的“黑科技”,正是对抗战精神中“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现代呼应。

抗战胜利的80年,是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宏伟征程。中国铁路的腾飞,恰是这一征程的生动诠释。历史启示我们,唯有铭记苦难与辉煌,才能走好新的长征路;唯有传承精神血脉,才可铸就复兴大业。让我们以抗战精神为指引,以铁路强国为梦想,在新时代的跑道上,跑出中华民族的加速度!

(钱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