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第三季度运行图正式实施。此次调图不仅是铁路部门顺应暑期客流变化、优化运力配置的常规举措,更是中国铁路服务国家战略、回应民生需求的生动实践。在暑运旺季与经济转型的双重背景下,铁路部门以“绣花功夫”织就了一张更高效、更温暖、更开放的流动网络,为“流动的中国”注入澎湃动能。
铁路调图调的是“图”,谋的是“路”。三季度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和学生流、探亲流叠加期,此次调图铁路部门通过增开夜间高铁、优化中转衔接等方式提升运能,彰显“人民铁路”的应变智慧。新图实施后,长三角“超级环线”首次运营,串联起黄山、九华山等7座车站,让“坐着火车游安徽”成为现实;扬州首开至呼和浩特动车组列车,将诗画江南与敕勒川草原的时空距离缩短至8小时以内;集大原高铁拉通后,呼和浩特至上海、杭州的动车组旅行时间缩短30%,草原乳制品、新能源装备等特色产业加速“出圈”。这些线路的开通,不仅打破了地域壁垒,更重塑了区域经济的辐射半径。
铁路调图变的是“线”,优的是“服”。近年来,铁路调图已从单纯增开列车转向全链条服务升级。本次调图中,“高铁+旅游”模式再度创新。太原至深圳、北京至成都、上海至宜宾首开“夕发朝至”动卧列车,让“梦中行千里”成为现实;顺义、涿州等县级市增停10余列次,湘中湘北普速列车扩容30列次,“慢火车”与“快高铁”并行不悖,织就一张覆盖城乡的普惠交通网。针对小客流车站停站安排不合理的问题,铁路部门通过大数据精准研判客流规律,科学调配运力资源,既保障了节假日的出行高峰,又满足了日常通勤需求。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正是铁路调图的意义所在。
铁路调图联的是“网”,融的是“圈”。此次调图是铁路部门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助力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观察此次调图,京津冀、长三角等城市群内部通勤圈再添新线路,相邻省会城市间“公交化”开行趋势明显。这种以铁路为纽带的空间重构,正在重塑中国人的生活半径——早晨在西安吃肉夹馍,中午到成都看大熊猫的“双城记”已成常态。加密的城际列车,让城市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旅游专列的开行,将热门旅游景点串联起来,为旅游业复苏注入强大动力,带动了沿线地区旅游经济的繁荣,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按下快进键。
从蒸汽机车的轰鸣到复兴号的飞驰,中国铁路始终在“变”与“不变”中砥砺前行。变的是不断优化的运行图,不变的是“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每一次调图都是对人民需求的回应,也是对未来发展的铺垫。当流动的中国在钢轨上书写新的故事,我们有理由期待,这张充满活力的运行图将继续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让更多人在追梦途中感受“中国速度”的温度与力量。(李自迪)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