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轨道交通的宏大版图中,干线铁路如巨龙纵横,城市轨道交通似脉络交织,二者发展迅猛,极大地推动了人员流动与经济发展。然而,处于两者之间的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却成了相对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在经济社会蓬勃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推进的当下,城市群与都市圈崛起,通勤、旅游等出行需求呈井喷式增长,加快补齐市域铁路短板,构建便捷高效的市域铁路网,已成为当务之急。

市域铁路,作为连接都市圈中心城市城区与周边城镇组团的关键纽带,以其快速度、大运量、公交化的运输服务,为通勤客流提供了优质选择,对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非凡。近年来,中央层面高度重视,多次出台政策为市域铁路发展“保驾护航”。从2020年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加快发展的意见》,到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再次强调加强资金支持建设市域铁路,足见其战略地位之重要。

在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我国市域铁路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果。截至2024年年底,已建成超过2200公里,长三角地区更是一马当先,建成里程达1270公里,且目前还有27条线路正在建设,在建里程超1000公里,总投资超6000亿元,发展势头强劲。

不过,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市域铁路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域列车虽需求旺盛、潜力巨大,初期具备实施条件的项目有20多个,储备项目80多个,但要将这些潜力转化为现实,还需攻克重重难关。例如,如何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铁路运输企业的积极性,就是关键所在。这需要国家行业相关部门协同发力,制修订相关标准、规范与办法,补齐制度短板;集中力量攻克客流精准预测、能力提升等关键技术难题,为项目实施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同时,适时出台行动方案,发布项目清单,明确支持政策,让各方行动有章可循。

发展市域铁路,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它不仅关乎城市交通拥堵的缓解、公共交通服务供给的扩大,更关系到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以及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期待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市域铁路能迎来飞跃式发展,为我国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让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生活更加美好。(张露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