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以日均8000标箱的铁海联运流量,在长三角版图上勾画出“陆海联动、双向互济”的壮阔图景。当铁轨与航线在东海之滨深情相拥,一场服务国家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战略突围正在书写改革创新的时代答卷。
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挑战,上海局集团以战略眼光布局基础设施网络。合肥派河港、芜湖塔桥等现代化物流基地相继落成,95条铁海联运班列如银色丝带串联长三角。这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延伸,更是服务能级的跃升。上海港铁海联运箱量同比激增20%的亮眼数据背后,是“满轴”列车与“双快”模式创造的效率革命。从光伏组件到白色家电,长三角制造正沿着这条钢铁动脉加速出海。
打破部门藩篱的深度协作,让“铁路+港口”的化学反应持续释放能量。固定机班精准开车、船期无缝衔接的作业模式,使列车在港停留时间压缩至分钟级。更值得称道的是“空箱衔接”的流程再造,通过全链条统筹调度,让每个集装箱都成为流动的黄金货位。这种“以货等船”向“船货匹配”的转变,正是现代物流体系走向成熟的生动注脚。
当铁海联运运量突破百万标箱大关,这场改革已超越运输范畴,升华为服务国家战略的系统工程。从“线条兑现率”的精准把控到“一箱一列”的精细管理,铁路部门用数字化手段编织起高效物流网络。4月份日均到发箱量超8000标箱的成绩单,不仅彰显了长三角供应链的强劲韧性,更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流量密码。
站在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交汇点,长三角铁海联运的澎湃脉动,正奏响新时代开放发展的最强音。当“中国制造”搭载铁海快线走向世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物流效率的跃升,更是一个东方大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坚定步伐!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