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驰的钢轨上,一列列文化专列正以独特的方式重构中国文旅版图。从“烧烤专列”飘散的

烟火气,到“冰雪列车”折射的北国风光,从“戏曲走廊”流淌的千年雅韵,到“国潮快车”跃

动的时代脉搏,中国铁路以创新之笔,在万里山河间勾勒出一幅交通强国与文化自信交织的壮

美画卷。这场流动的文化盛宴背后,蕴藏着服务升级、文明传承、经济跃迁的三重深意。

民生为本,编织幸福出行经纬网

文化专列以需求为导向,重塑“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内核。面对淄博烧烤季单日超 10 万

人次的客流高峰,铁路部门开行“烧烤专列”,配备食材保鲜柜、智能点餐系统;哈尔滨冰雪大

世界开园首周,铁路日均增开 32 列“赏冰专线”,推出滑雪板寄存、防寒物资补给等特色服务。

这种“流量前置研判—服务动态匹配—资源精准投放”的响应机制,将传统运输升级为全链

条出行解决方案。数据显示,2025 年文旅专列服务满意度达 98.7%,印证了“民有所呼,铁有所

应”的服务温度。

文化为脉,奏响古今交响协奏曲

流动的车厢化作文化传承的创新载体。在西安至敦煌的“丝路专列”上,数字敦煌壁画随车

窗景致渐次展开;成都开往三星堆的“古蜀秘钥”列车,AR 技术让青铜立人“走”出展柜讲解

历史。这种“在地文化可视化、非遗技艺场景化、历史故事沉浸化”的传播模式,使铁路成

为移动的文化长廊。2024 年春运期间,“戏曲车厢”“非遗集市”等主题列车输送文化体验超

2000 万人次,实现了“一趟列车就是一次文化启蒙”的传播奇效。

经济为翼,擘画产城融合新图景

文化专列激活“轨道经济学”的乘数效应。苏州“园林专列”带动沿线 6 个古镇旅游收入同

比增长 45%;郑州“戏剧幻城”列车促使 32 家文创企业落户高铁新城。这种“交通引流—消

费转化—产业集聚”的发展闭环,精准对接国家《“十四五”文旅发展规划》中“交通走廊变

身经济走廊”的战略部署。据统计,每开行 1 列文化专列可撬动沿线 3.2 亿元文旅消费,印证

了“一线穿珠、以线带面”的协同发展智慧。

当复兴号列车载着文化基因穿越锦绣山河,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钢铁动脉的强劲搏动,更是一个

文明古国在现代化轨道上的创造性转化。从民生服务的精细化升级,到文明血脉的创新型赓

续,再到区域经济的协同化发展,文化专列正以三重维度演绎着交通强国的深层逻辑。这曲轨

道上的文明交响,既奏响了“流动中国”的繁荣乐章,更标注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