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下午,一列搭载5个40英尺集装箱谷物加工副产品的货物列车从蚌埠站开出、驶向南京龙潭港,货物随后将驳运至上海再通过海运发往东莞石龙港。这标志着长三角首趟多式联运“一单制”货物列车成功开行。
多式联运“一单制”模式的核心在于打破以往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壁垒,实现铁路、公路、水路等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在传统物流模式下,货物在不同运输方式转换时,往往需要繁琐的手续、多次的装卸和重新计费,这不仅耗费时间和成本,还增加了货物损坏和延误的风险。而“一单制”则让货主只需办理一次托运手续,签订一份合同,支付一次费用,就可以完成全程运输。此次长三角首趟多式联运“一单制”货物列车的开行,正是这种先进模式的生动实践,极大地简化了物流流程,提高了物流效率。
高效的物流体系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一单制”多式联运能够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货物周转速度,使企业能够更灵活地安排生产和销售计划。这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在长三角地区布局,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和优化升级,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例如,对于一些依赖原材料进口和产品出口的制造业企业来说,“一单制”可以让货物更快地送达目的地,抢占市场先机,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从环保角度看,多式联运“一单制”鼓励更多货物选择铁路和水路等相对环保的运输方式,减少公路运输的比重,有助于降低碳排放,实现绿色物流。长三角首趟多式联运“一单制”货物列车的开行,是一次具有开创性的尝试,它为长三角地区的物流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增添了新的动力。(赵环宇)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