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载着 900 余名师生的 D9356 次高铁从武汉东站驶出,开往宜昌东站,开
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三峡茶乡高铁生态研学之旅”。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春
游,更是一堂融合交通、文化、生态的“移动课堂”。
为保障师生顺利出行,武汉铁路部门提前对接学校、文旅单位,量身定制运
输方案,确保全程“零距离”照应。武汉东站和宜昌东站开设“研学绿色通道”,
青年志愿服务队全程引导,从进站、安检到候车、乘降,实现无缝衔接。这些细
致入微的服务,不仅解决了大规模学生团体出行的管理难题,更让研学之旅从出
发那一刻就充满温度。
“文化小课堂”让旅途成为学习延伸地。在飞驰的列车上,研学体验并未停
歇。列车员以“新中国同龄车”37/38 次列车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向学生们讲
述中国铁路的变迁,让车厢变身“铁路历史博物馆”。身着土家族服饰的乘务员
则生动介绍宜昌的风土人情,通过互动问答、民俗展示,让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
提前感受三峡文化的魅力。这种沉浸式的“文化小课堂”,打破了传统研学的时
空限制,使“在路上”本身就成为教育的一部分,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
“高铁+研学”模式不仅是铁路客运服务的创新,更为研学旅行提供了标准
化、规模化的交通解决方案。相较于传统包车,高铁研学专列在安全性、时效性
和体验感上具有显著优势。而铁路部门与文旅资源的深度联动,更放大了研学的
价值——学生们既能领略三峡茶乡的生态之美,又能通过铁路文化感知国家发展
成就。据悉,国铁武汉局今年计划开行百列研学旅游专列,这一规划有望推动“交
通+教育+旅游”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为素质教育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从“研学绿色通道”到“文化小课堂”,从安全护航到知识赋能,高铁研学
专列诠释了新时代研学旅行的应有之义。它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成长载体;不
仅缩短了城市间的距离,更延展了教育的边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