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浩荡,万象更新。2025 年全国两会即将拉开帷幕。
全国两会不仅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更是展示中国发展
成就、规划未来发展蓝图的重要契机。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
脉,铁路部门在这一关键时刻,正以最好的姿态迎接两会的
召开,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与使命,
展现着中国铁路的崭新面貌和蓬勃活力。
一、山河为证:超级工程彰显硬核实力
川藏铁路建设者攻克“十大地质难题”,在怒江峡谷架
起世界最大跨度铁路拱桥,昌都段隧道群月掘进速度突破
800 米,95%桥隧比的超级工程将于 2025 年全线贯通;全国
铁路营业里程突破 15.8 万公里,高铁覆盖 98%的 50 万人口
以上城市;中老铁路货运量同比激增 156%,雅万高铁运营百
日发送旅客破百万,中国标准铁路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落地生根。
这些成就凝结着建设者的血汗:在海拔 4300 米的唐古
拉山口,工程师王军带领团队 72 小时抢通冻土层险情;在
琼州海峡,潜水员李强创下单日水下焊接 50 米钢轨纪录;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治沙队员用草方格锁住 6 万亩流动沙丘,
守护着和若铁路的畅通。
二、科技为翼:创新驱动锻造时代标杆
CR450 动车组试验时速突破 450 公里,全车采用碳纤维
复合材料减重 30%,能耗降低 12%;京张高铁启用全球首个
5G+北斗自动驾驶系统,发车误差控制在 0.1 秒;大秦铁路
重载列车开行光伏专列,年发电量可满足 3 万户家庭用电;
长三角铁路枢纽建成“海绵车站”,年节水 50 万吨,减排
二氧化碳 8 万吨。据统计,截至 2025 年初,全国已有超过
1000 列高铁列车装备了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列车运行
的精准控制和调度。同时,铁路部门还加大了对新能源机车
车辆的研发和推广力度,预计在未来几年内,新能源机车车
辆将占据铁路机车车辆的主导地位。
科技突破背后是人才的托举:90 后女工程师张晓研发的
轨道智能检测机器人,精度达 0.02 毫米;动车组“心脏”
IGBT 芯片攻关团队打破国外垄断,成本降低 40%。
三、民心为尺:温情服务诠释初心使命
铁路系统用民生温度标注发展刻度:乡村振兴赋能,81
对公益性慢火车升级“带货车厢”,年运输农产品超 200 万
吨,成昆铁路“彝乡情”列车带动沿线旅游收入增长 70%;
中欧班列“邮政专列”让义乌小商品 7 天抵欧,中老铁路冷
链班列实现云南菌菇 48 小时直达曼谷,国际联运单证电子
化率提升至 95%。
温暖人心的故事不断涌现:郑州东站“心馨服务台”党
员先锋队连续 38 天值守,帮助特殊旅客 3600 人次;哈尔滨
西站“极速通道”20 分钟转运急症旅客;昆明站“多语种服
务岗”为南博会外宾提供精准导乘。这些细节标注着“人民
铁路为人民”的初心。
当两会代表委员们乘高铁赴京共商国是,飞驰的列车正
载着铁路人的赤诚之心。从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从时速 35
公里到 450 公里,从绿皮车厢到智能高铁,这条钢铁动脉丈
量着大国崛起的步伐,见证着百年奋斗的辉煌。站在新的历
史起点,中国铁路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加快构建现
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
征程上,续写“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壮丽篇章,为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铁路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