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心灵的旅行——读《文化苦旅》有感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想必是许多人对诗和远方的憧憬,既渴望来一场旅行,又放不下身边的羁绊。此时不如慢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来一场精神上的旅行。
翻开书,就来到了甘肃敦煌莫高窟,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中华子孙却将之弃而不顾,一车车文物输往外国。这里面王道士的故事似曾相识,仔细一想是在中学课本中学过的,让我兴趣大增。作者从甘肃敦煌起步,转向浙江乡间牌坊、寺庙,再到四川李冰父子世代守候的都江堰、柳侯祠,我慢慢咀嚼着这些似景非景的文字,用心聆听作者的心声,用心体会作者的内心深处。
作者只身一人,追寻那若隐若现的人文光辉,曾感伤过莫高窟,曾怨恨过道士塔,而更多的是对那些残破不堪的历史的无奈与惋惜。有时候读到怒气上头时,我也曾幻想,如果我在当时,能否拦住那一批批运送着中华文物的马车?王道士是不是就能成为那千古罪人?也许,今天的考古学家就可以在国内研究那些美丽而圣神的敦煌文物了。可是没有那么多如果,历史不可逆转,留给我们的是无法弥补的遗憾。
余秋雨先生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他透过自然景物、名胜古迹,用心思细腻的笔触,写出了中国人心灵的纠结,描述了中国深沉的文化。这趟文化“苦旅”,它为什么不甘甜,因为有太多不忍与辛酸。正是作者在山水中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让我的心灵受到文化的熏染,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厚重与中华灵魂的共鸣。
读《文化苦旅》并不是在欣赏山水风景,而是对历史沧桑的一种回顾、感悟、哀伤、愤怒、释怀。然而,真正的苦旅并不是路途的遥远,而是对人生的一种激励,对精神的一次洗礼。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2023第十六届轨道交通与城市国际峰会圆满02:03
- 陕铁职院:深化产教融合,打造产业升级创09:42
- 广东省“千企兴千村”(粤东)消费帮扶助06:50
- 重庆轨道15号线二期17标廖家溪轨道专用10:17
- 沪蓉高铁首榀钢横梁成功吊装08:22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