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味飘香,重温燃情岁月
从报上发表第一篇豆腐块到后来发表较有影响的各类文章,到后来的获奖作品,我日渐明白,要想在写作上取得进步,必须首先当好学生,拜行家为师。我的拜师不是一拜,而是三拜。一是凡到路局开会、学习、办事,我都要去报社和宣传部拜师,请老师们对稿件提出修改意见;二是经常拜读中外优秀新闻作品,从中吸取营养,增长智慧,以充实和提高自己。三是拜职工为师,虚心向生产一线的广大职工学习生动、朴实的语言。多年来,我深入基层采访近千次,获得大量素材和群众语言,写出许多好的作品,让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工务职工所从事的工作是高尚的,了解铁路运输守护神的艰辛与奉献,扩大了铁路的知名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白天,我边工作边采访,常常晚上伴着一盏孤灯,坐在电脑桌前激扬文字,一坐就是几小时,经常捣鼓到深夜。头昏了,用冷水洗洗脸又继续写作。我给自己订下了几条规定:一是勤于笔耕;二是写真人真事,现场采访决不闭门造车;三是不怕路途遥远。自1986年至今,我已在《人民日报》、《贵州日报》、贵州省广播电台、《人民铁道》、《西南铁道报》等路内外20多家报刊台发表新闻稿件1000余篇,我采写的《玉屏工务段连续五年无计划外生育》、《葡萄效应》新闻和通讯获得贵州省好新闻三等奖。所写的《站段班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荣获2011年度四川省企业管理优秀论(著)文二等奖。2013年,我写的《小站人:扛起责任与大爱》获得贵州省第十一届“新长征”职工文艺创作文学作品类报告文学一等奖。
与文字结缘,快乐无比。我用文字构筑梦想,用文字书写出美丽的钢轨人生。文字成为我实现梦想的舞台,更成为了我通往彼岸的桥梁。
七
往事如风,岁月如梭。转眼间进入了知天命的年纪,生命中一万多个日子匆匆过去了。
忆起来,我没做过什么大事,只是人生历经不少。自己年少愚钝,高中读了一年,便匆匆顶替父亲,成了铁路第二代养路工。一晃35年光阴,带走了青春,带走了容颜,留下无尽的回忆。
每当静下来的时候,就像有一把钥匙,自动开启回忆之门,心情也会随之泛起波澜。
少年时我曾在山区砍柴,早出晚归,肩挑背扛,以保证全家生活所需。这柴一砍就是八年。后来我在玉屏工务段一个养路工区开始我的工作生涯,经常会以17岁的稚嫩肩膀扛起一百多斤的木枕飞奔,每次收工后,肩膀都疼得无法形容——我时常会想:如果少年时代没有吃过砍柴的苦,后来我在工作中是否还能坚持下来?
记得我到玉屏工务段轨汽运输班报到的那一天,面对偌大的段机关,心生许多不习惯,有些孤单寂寞。晚上,毫无睡意的我坐在寝室门前打发漫漫长夜。那天,月光皎洁,银白的光辉从天际倾泄下来,洒在四周,泛着银光的铁轨默默向远方伸去,没有列车通过的时候,这里的夜宁静而恬美。
忽然,一阵悠扬动听的歌声伴着笛声从不远处传来。歌词大意是:身披朝霞送走夕阳,肩扛铁镐战斗在铁道上。别看我们是个养路的黑小伙,脸又黑,膀又阔,偏偏还爱唱支歌,什么歌?养路歌。钢轨枕木石砟道钉和捣镐,歌不离养路呀养路不离歌,我像道钉呀道钉像我,都为安全放光热。夜色中,我模模糊糊看到两个魁梧的身影,正在不远处的鱼塘边。他们一个吹奏,一个激情满怀地唱着,唱歌的小伙子唱到动情处,声音提高了八度。我信步向他们走去,并在他们身边站了好一阵子,他们却没有发现。时至今日,他们那首激越豪迈的《养路工之歌》仍在我脑海中回荡。当年,就是这首歌像火种一般点燃我对前途的希望之火,激励着我在工作、生活中,挥洒热情、拼搏进龋就在那天夜晚,我们几个有着相同爱好的年轻人相识了,并且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他们比我早两年工作,笛子和唱歌是他们的挚爱,几乎每晚都会这样歌唱吹奏自娱自乐,悦耳的旋律带来了愉悦的心情。年轻的生命需要接受挑战,不久,我们组织了一帮文艺青年,自发创办了一份文学刊物——《舞阳》。那时候,每当下班回到驻地,我们便潜心铁笔刻字,每期油印几十本发给大家分享。在和一群文艺青年的深入接触中,我深深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下定决心要重新读书。我开始从基础知识学起,先在贵阳铁路分局党校补习了一年半的高中,后来终于考上了四川省党校经济管理函授大专班,毕业后又经过两年半自学取得了本科学历。
通过边工作边学习,自己渐渐明白了很多道理,我一直感激那些年的历练。每个人都有自己钟情的事业,而我热爱并为之奋斗的事业,就是工作之余写点文字,至今乐此不疲。每当看到自己写出的文稿在各种报刊台网上发表时,总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那段峥嵘岁月。丰富的生活经历,让我可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自己的钢轨人生路。
从玉屏来到凯里工作一晃16个年头了,中间也曾在多个岗位上锤炼。这些年里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太多太多,也让我想过很多很多。所思所想,变成了笔下的文字,2000余篇新闻、图片、散文、小说、杂文、报告文学等陆续发表,一步一步成就着自己的梦想。
岁月也是一段歌。如歌的岁月里,绽放人生最亮丽的花朵。听,有个声音从心灵深处慢慢传来,久久在天空回荡。在如歌的岁月中,我们追逐时光老人的脚步,一不小心便从青葱岁月跨入了知天命的行列。因为成长,因为经历,让我体验到生命不同阶段的忧虑与美好,让我发出对生命的思考,才会有了对生活智慧的积淀,才会有了一段久唱不衰的岁月之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2023第十六届轨道交通与城市国际峰会圆满02:03
- 陕铁职院:深化产教融合,打造产业升级创09:42
- 广东省“千企兴千村”(粤东)消费帮扶助06:50
- 重庆轨道15号线二期17标廖家溪轨道专用10:17
- 沪蓉高铁首榀钢横梁成功吊装08:22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