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运从1月13日开始,至2月21日结束,共计40天,号称“史上最难抢票年”。据途牛旅游网监测数据显示,全国铁路春运中预计发送旅客高达3.56亿人次,而高铁发送人次为火车运送总人数的65%,第一次成为了主角。(中国新闻网2月19日)

一年一度的春运大戏即将落幕。盘点今年春运,作为大众出行首选的铁路,面对数以亿计的旅客出行,铁路部门给人的感觉却是忙而不乱,运输组织井然有序,运能调配科学合理,广大旅客在“平安春运、有序春运、温馨春运”中,体验到了今年春运出行的从容与便捷。特别是高铁列车,在今年的春运中,承担了超过六成的旅客发送量,单从数量上已经足以说明,高铁不再是为春运答卷“锦上添花”,俨然已经成为了春运这场大戏的“主角”。

然而回想高铁开通之初,“被高铁”一词频繁出现,质疑声从“票价贵“”技术山寨“甚至到“影响地壳”,不一而足,而随着高铁速度越来越快,乘坐环境越来越舒适,旅程服务越来越好,人们的质疑逐渐被高铁高速、安全、便捷和准时的事实击碎,从春运数据中看,超过六成的旅客选择高铁出行,说明高铁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首眩

近年来,随着京津城际、京沪、哈大、沈丹、海南环岛、郑徐等一大批高铁线路的开通,全国高铁线路如春笋逢雨争相破土。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达2.2万公里,居世界第一,高铁与其他铁路共同构成的快速客运网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我国“四纵四横”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如今,被贴上“朝发夕至”“纵横联网”“城际公交化”“航空级服务品质”等标签的中国高铁,凭着安全可靠、方便快捷、运力强大等优势,在改善人们出行环境的同时,也极大地缓解了铁路春运期间买票难、乘车难等问题。

据悉,2017年春运,全国铁路安排开行3570.5对图定旅客列车,其中动车组列车2332.5对,在此基础上,节前增开566对旅客列车,其中增开动车组列车236对;节后增开698对旅客列车,其中增开动车组列车308对。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大量开行的高铁动车组,使得铁路部门在逐年攀升的春运客流面前越来越从容、越来越淡定,高铁干线与城际铁路、地铁、公交、长途汽车站无缝对接,全国交通形成全方位、立体式交通网络,“朝发夕至”、“夜行高铁”、“公交化”换乘,让人们感受到出行的方便和快捷。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步伐加快,网络购票得到推广升级,自动取票、售票机被广泛运用,到现在很多高铁站只需凭身份证便可进站乘车,民众越发感觉出行的便利。此外,借助微博、微信等平台,铁路将服务做到了“线上”,民众既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及时掌握到列车加开、火车票余票等出行信息,便于出行计划安排,也可以通过它们实现预约服务,极大地改善了民众的出行体验。

高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变化,是高铁改变了春运的格局,从容、有序,这便是高铁为旅客呈现的不一样的“春运印象”,当然高铁在今后春运中所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铁路春运会越来越好,人们出行会越来越从容有序。【周小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