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马高铁竞争进入白热化,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东亚,备受瞩目的“双坡高铁”最终花落谁家,结局似乎不重要,过程才是世界关注焦点。

据新加坡《南洋视界》2月10日报道,中国政府驻马来西亚大使黄惠康表示,中国有信心夺得往来吉隆坡和新加坡之间的“双坡高铁”项目。黄惠康在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访时说:“我们有信心使马新高铁建设成为中马合作的结晶。”

中国驻外大使面对媒体用自信向世界发出声音,有信心夺得“双坡高铁”背后实则是国家实力的彰显,更是站在世界舞台让中国高铁长袖善舞。

卧薪尝胆的中国,用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十年的技术革新路,并且是第一个让高铁成为大众普及的交通工具,运营里程20000公里,占世界高速里程近六成。

数字本身枯燥,但是枯燥的数字背后却映射着中国技术创新的步伐愈加之快,一次又一次的站在世界技术巅峰的中国,让西方迷茫,太多的不可思议刺激着傲慢的发达国家那根旧有的神经。不否认,最初的高铁技术是中国引进,但是谁又能预想到不过十年,中国高铁就一发不可收,不仅驰骋在自己国家的山水间,更是漂洋过海,扎根异乡。这一结果靠什么?过硬的技术,务实的合作态度,还有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友好竞争,这一点也只有中国才让世界放心。

竞争 “双坡高铁”中国不是在孤独的自唱自演,对手的实力都不容小觑,首先是日本,没有人去怀疑日本的高铁技术,但是太过精明的日本,喜欢一厢情愿的把自己意愿附带政治参与到商业竞争中,韩国也是厚积薄发,积极参与世界高铁市场的博弈。单就技术而言,彼此不相上下,中国的优势在于建造周期只有新干线的一半时间,而且没有任何的政治条件,且造价也相对便宜,这是国情决定的必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远低于日本和韩国,这个优势日本无法企及。虽然商场竞争无情,中国在积极参与竞争的同时也绝不唱衰别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因为“双坡高铁”紧邻中国,也是一带一路延伸的必然走向,特殊的地理位置,也让世界眼光一边倒,加之中国与马来西亚有着多年良好的合作关系,过硬的技术,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真诚的务实的合作,让外界普遍看好中国也就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