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一转眼春节已落下了帷幕,来来往往的游子在经历了短暂的团聚之后又纷纷踏上返程工作的路途。在这样的时候,除了临别时的不舍,更大的担忧莫过于春运期间乘车时的不便。拎着行囊穿梭于人群,在人潮中排长队购票,换乘时对车站的不熟悉等等,都是大家最关心、最希望解决的难题。
一说起春运,首先浮现在人们脑中的莫过于铁路。确实,铁路是大众化交通工具而且覆盖面广,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铁路在春运中总会成为关注焦点。而经历过以往春运的旅客,就知道春运出行是一个非常头痛的问题。从购票开始,为了买一张回家团圆火车票,在售票厅会排几天几夜队,购票队伍从候车室蜿蜒到火车站广场,头尾不相见;在乘坐火车日子里,火车站广尝临时售票厅、临时候车室人头攒动,构成一幅独特的中国式画卷;在列车车厢里,用“无立足之地”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人与人之间无距离可说;曾有朋友开玩笑说:如果这种场景在中国随处可见,那么每个人的朋友圈肯定会非常广。但是,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这些画面都已经成为了当初经历过的人心中的回忆,如时间流动一般成为了过去时。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中国铁路前后经过6次提速,直至2013年高铁的问世,超载的车辆、人头攒动的火车站、摇晃的车厢都成为历史的春运记忆定格,新的科技成果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从以往简单的“走得了”到如今的“走得好”,一字之差却见证着这个时代的进步。
首先,从电话订票问世后,科技力量就像一缕春风吹散在了铁路部门的每个角落。从线下逐渐转为线上平台的对接,示意着科技从此跻身于铁路春运队伍中,当它在春运中大放异彩,铁路尝到了科技所带来的“甜头”后,铁路开始了属于他的转型之路,着力以信息化的手段提升服务效能,让回家的路走得更加顺畅。随后,一系列的购票创新,让各种各样的购票方式满足了广大群众的需求。电话订票、12306订票等,“智慧春运”逐渐取代慢节奏的步伐,让那些长长的抢票队伍、春运“纠结”的话题,变成大家最向往的一片新天地。直接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其次,今年伊始,诸如“春运日历”、自动取票机、“刷脸”进站、智能机器人答疑、VR导航、快速进站等,都让我们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尤其是“刷脸”进站是铁路智慧出行的重大“科技革新”。春运中服务上“科技范”十足,不仅成为量的变化、还突破为质的飞跃,每一次潜心研究,都是一次刻苦攻关的结果。机器人“小璐”的诞生,更是改变了春运服务的温馨格局,让春运问询服务更加人性化、信息化。当然,这些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持与突破,可是科技创新的根源还是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这也印证了习总书记的话语:“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如今铁路的发展已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笔者也希望铁路部门能利用有限的科技创造无限的可能,提出一些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好举措。
最后,当科技碰撞铁路春运后,的确让广大民众出行发生了许多变化,但这些都只是铁路春运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闪光点。我们期待中国铁路出现更多的“惊喜”,在惠民之路上不断书写春运新变化。(彭嘉浩)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